婴儿溢奶原本是非常常见的事情,可以说99%的宝宝都出现过程度不一的溢奶或是吐奶现象。不过,即使是这样,对于新手爸妈来说,每当发现宝宝把刚吸进去的奶直接从口腔甚至鼻孔喷出的时候,还是非常担心和不知所措的。
“吐奶、溢奶,这不都是一回事嘛”在不少新妈妈眼里,吐奶和溢奶好像没什么区别,其实溢奶和吐奶可不是一回事,新妈妈要学会区分。
溢奶是指给婴儿喂奶后,无压力、无喷射性地从口边溢出或吐出少许奶汁,面色无改变,且吐后不啼哭,主要跟婴幼儿胃的生理特点有关,婴幼儿的胃呈水平位,胃容量小,食道末端的括约肌发育还不成熟,如果遇上喂养不当,如喂食量过度、喂养姿势不当、喂奶后过早翻动、逗乐等就会产生溢奶。
吐奶则是指喂奶后发生的一种较强烈的呕吐,吐奶的出现可能是因为喂养不当所致,也可能是由各种疾病引起。对于健康的新生儿,喂乳次数过于频繁、喂乳量过多、奶量的变化或浓度不当、吃奶过急过快、奶液温度不当、咽下过多空气等都有可能导致吐奶。也有的是因新生儿食管、胃、幽门等消化道不通畅,或者功能障碍所致。
这是很多人都会混淆的一个概念,只要看见宝宝把奶吐出来了,就说宝宝是吐奶了。其实这是不对的,这两者在程度上就完全不同。
发生的原因不同
溢奶一般属于正常现象,由生理原因引起。而吐奶则一定伴有呕吐现象,可考虑胃肠炎或是guomi等其他问题。
宝宝感受不同
溢奶一般是从嘴角边溢出,较缓和,宝宝没有痛苦的表情;吐奶则是强而有力地从嘴巴吐出,甚至呈喷射状,较剧烈,宝宝有痛苦的表情。
呕吐物的性质不同
生理性的溢奶一般是较新鲜的奶液,而病理性的呕吐一般带有奶块,或有酸臭味,有时可见黄绿色胆汁样物,甚至吐出咖啡色液体。
应对方法不同
溢奶主要是由于喂养方式不当等原因引起的,纠正主要从喂养方式入手。而严重的吐奶则需通过就医治疗来改善。
虽然说溢奶是正常现象,并不用太担心,但是如果能够预防宝宝溢奶不是再好不过了嘛!所以,这就需要妈咪们先找到可能导致溢奶的原因之后,才能做好相应的预防对策。
一般来说,宝宝溢奶,主要是有这4大原因:
1.喂奶姿势不正确
婴儿的胃是呈水平位置,如果妈妈们采取平躺的姿势喂奶,那肯定是没有办法让奶水顺利进入宝宝的胃changdao。
对策:在喂养的时候,妈妈们可以用半坐位或斜位喂奶,让宝宝的身体有一定的倾斜度,这样才能利于宝宝将奶水喝进肚子里而不会溢出来。
2.吃奶时吞入空气
很多宝宝刚刚吃完奶后会打嗝,这就是因为在喂奶的过程中吸入了一些气体。而很多新生宝宝还不会打嗝,就导致奶水和空气一起溢出。
对策:母乳喂养时应让宝宝含住大部分乳晕,用奶瓶喂奶时应让奶嘴充满奶,奶嘴的大小也要合适,避免因奶嘴孔过大出奶太快而呛奶,或因奶嘴孔过小吸奶费劲而吞入过多空气。
给宝宝拍嗝。妈妈躺在躺椅或床上,身体与地面大约呈45度角。孩子吃奶后趴在大人身上,头部高出肩部,轻拍或抚摸婴儿背部,一般几分钟内孩子就会打嗝。
3.吃奶太快太多
小宝宝的胃和食道发育不完善,吃进肚子里的奶水量太多了,无法一下子吸收,所以才会吐出来,出现吐奶、溢奶的现象。
对策:妈妈们在喂养的时候要适量,不要怕宝宝不够吃而拼命地喂奶,只要宝宝不觉得饿,这个量就足够了。另外,在喂奶过程中要间断拔出奶头,让宝宝喘口气,稍稍调整一下然后继续喂。
4.吃奶后立即运动
宝宝刚刚吃完奶要休息。家长们千万不要在这个时候去逗弄宝宝玩耍,否则很容易会让宝宝把奶水吐出来。
对策:吃奶后不要逗宝宝笑或者立即让宝宝有剧烈运动,应该尽量安抚宝宝休息好。此外,妈咪还要注意在喂奶前就先将宝宝尿布换掉,喂奶后不要再翻动宝宝的身体。
宝宝吐奶怎么办
1.上身保持抬高的姿势
一旦呕吐物进入气管会导致窒息。因此在让孩子躺下时,最好将浴巾垫在孩子身体下面并要保持上身抬高。如果孩子躺着时发生吐奶,我们可以把孩子脸侧向一边。
2.吐奶后,要多注意观察孩子的状况
在孩子躺着时要把孩子头部垫高,或者索性把孩子竖着抱起来。吐奶后,孩子的脸色可能会不好,但只要稍后能恢复过来就没有问题。另外,根据情况可以适当地给孩子补充些水分。
3.补充水分要在呕吐后30分钟进行
孩子吐奶后,如果马上给孩子补充水分,可能会再次引起呕吐。因此,最好在吐后30分钟左右用勺先一点点地试着给孩子喂些白水。
4.吐奶后,每次喂奶数量要减少到平时的一半
在宝宝精神恢复过来,又想吃奶的时候,我们可以再给宝宝喂些奶。但每次喂奶量要减少到平时的一半左右,不过喂奶次数可以增加。在宝宝持续呕吐期间,我们只能给宝宝喂奶,而不能喂其他食物,包括辅食。
如何应对婴儿吐奶
1.拍嗝法
宝宝的月龄满3个月后就可以开始竖着抱了,对于这样的宝宝,拍嗝法可以有效地防止吐奶。喂完奶后,妈妈们可以把宝宝竖着抱起来,让宝宝的头靠在你的肩膀上,并轻轻拍打背部。等宝宝打出嗝来之后,让宝宝保持这个姿势休息一会,再将宝宝放下来。打嗝标志着宝宝胃里的空气被排了出来,之后再躺下,宝宝的吐奶现象会变得很轻,甚至不吐奶。
2.少吃多餐法
如果妈妈们不确定宝宝的食量有多大,建议给宝宝少吃多餐,减少每次喂奶的量,增加喂奶次数。如果宝宝不哭闹,说明他们并没有感觉到饿,妈妈们不用太担心。
3.按压乳房法(针对母乳喂养的孩子)
有的妈妈乳头的出奶孔比较大,或部分宝宝天生喝奶比较急,喂奶时容易吸入较多的空气,会呛着或者吐奶。妈妈们可以用手指有节奏的按压乳房,减缓出奶量,控制宝宝的吸奶速度。如果给孩子喂的是配方奶,妈妈们可以考虑更换出奶量小一点的奶嘴。
这个方法是一把双刃剑,对于有些的宝宝来说,把奶粉冲稠一点或许会缓解吐奶的症状,但是对他们的消化功能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爸爸妈妈们要谨慎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