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首页 招商头条 行情动态 企业报道 成功合作 产品资讯 市场分析 奶粉资讯 辅食资讯 展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孕婴童新闻中心 > 市场分析 > 从“狂飙式”到“规范化”,一文读懂保健食品法规30年演进史!

从“狂飙式”到“规范化”,一文读懂保健食品法规30年演进史!

2019/10/25 8:58:04 来源:火爆孕婴童招商网

不少人都有这样这样的感受,营养正在逐渐成为母婴门店里一个潜力巨大的增量品类,有的连锁营养品的年增长率竟能飙升至200%,高达15~20%不等的份额占比已经让营养品成为不少母婴店新的利润担当。

但是,与如今风光无限的营养品相比,营养品、保健食品的发展历程就漫长且波折得多了,关于保健食品的法律法规也在其30余年的历史中,经历了从草创到规范化的转变。

狂飙式的增长 

提到保健食品的滥觞,就不得不提“娃哈哈”这一靠儿童营养口服液起家的行业鼻祖,1988年从桂圆肉、红枣、山楂、莲子中提炼出保健口服液的宗庆后,似乎也没想到了自己将掀起早期保健食品狂飙式增长的浪潮。

其实,早在娃哈哈儿童营养口服液问世前的1987年,卫生部就发布了《中药保健药品的管理规定》,根据规定内容,各省卫生部门可以建立规则来审批中药保健品。但是,但整份文件相当单薄,仅有数百字,内容也仅限于安全性和有限功能的把关。

庞大的市场体量,以及政府法律法规的薄弱甚至缺失,共同造就了一个野蛮蓬勃的保健品市场。有了娃哈哈的示范在先,从1987年至1996年,这十年中,全国保健食品厂家迅速激增到3000多家。三株、太阳神、红桃K、昂立一号、巨人集团等等早期保健品巨头都在这个时期崭露头角,疯狂扩张。

其中,最具代表性企业的就是三株。三株在全国规模庞大的行销队伍以及在品牌推广、广告投入上的不遗余力,成为当时乃至现在保健食品经营的典型模式。但毫无疑问,夸大夸张、虚假宣传的伏笔也在此埋下。

例如,原本应该研发产品功能特性优势的保健品企业全部把钱砸进了广告,无人重视研发和创新,保健品的营销也成为满足消费者心理的一种投机钻营。

促使国家开始正视保健品市场,并着手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进程,几乎是与彼时闹得沸沸洋洋的三株口服液涉嫌“虚假广告”的质疑同时进行的。三株事件是从1995年开始发酵的,在1998年的“陈伯顺老人服用三株口服液死亡”一案中,将三株推下“神坛”,也将野蛮滋长的保健品市场推向风口浪尖。

国家开始了对保健食品市场真正意义上的整顿与规范,更为细致与具体的法律法规也在1996、1997年这两年相继出台。由卫生部于1996年6月1日颁布实施的《保健食品管理办法》,对保健食品的审批、保健食品生产条件的审查,广告宣传和市场的监督管理作了明确要求。同时也首次明确了保健食品的定义: “保健食品系指表明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食品”。

1997年5月1日,国家技术监督局实施《保健(功能)食品通用标准》,该标准规定了保健(功能)食品定义、产品分类、基本原则、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标签要求。

同时,保健食品也开始实行批准文号的身份管理制度,即保健食品企业须为产品申请批准文号,在对外销售的获批产品外包装标注“国食健字”字样,俗称“蓝帽子”。

保健食品法律法规的完善,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市场的无序与混乱。在1999年,获得卫生部批准的保健食品达1267个,原先不合规格的,没有“蓝帽子”资格的品牌不断在淘汰,但也不可否认,顽疾犹在,保健食品法律法规的真正规范化还得在新世纪后。

规范化的转变

进入新世纪后,“蓝帽子”制度的弊端逐渐显露。有数据显示,有些企业报批“蓝帽子”的各种费用超过1000万元,商家为审批“蓝帽子”费用累计超50亿元,昂贵的审批费用和时间成本,使中国成为全世界保健食品行业准入门槛最严格、成本最高的国家。

但是,规范化的调整也并非一蹴而就。

2005年7月1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通过《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明确了保健食品的定义:“指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

同时规定了保健品未来要每五年进行一次审核。原来的保健食品批准文号终身制不再存在,再注册与退出机制使国家对保健食品的管理由被动变为主动。

国家的管控力度不止于此,2008年以后,就连保健食品行业的管理也由被动性管理向主动性管理转变。

在此后的数年,国家关于保健食品市场的管理更加纵深。

2013年10月,通过的《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旨在加强药食同用中药材的种植及产品研发与应用;

2014年1月,提出的《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将发展营养强化食品和保健食品为重心。纲要中明确提出针对孕产妇与婴幼儿的规划,即“做好孕产妇营养均衡调配,重点改善低收入人群孕妇膳食中钙、铁、锌和维生素A摄入不足的状况。”“重视农村地区6个月龄至24个月龄婴幼儿的辅食喂养与营养补充,加强母乳代用品和婴幼儿食品质量监管。”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3月1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出台的《保健食品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规范和加强了保健食品注册备案管理工作,极大缩短了注册制的时间,降低了进口企业的准入门槛。

2017年也是政策发轫的一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提出要着力发展保健食品、营养强化食品、双蛋白事务等新型营养健康食品,加快食品加工营养化转型。

2018年之前,保健品市场的规范化进程如火如荼,但年底“权健事件”的爆发又为行业蒙上了一曾阴影,熟悉的唱衰声此起彼伏,这跟彼时的“三株事件”何其相似。

行业巨头的沦陷,必然会迎来市场玩家的警醒与新一轮国家法律政策的调整,但不可否认的是,保健品、营养品市场已经逐步由“弱监管重营销、以传统滋补品为主导”的状况,向“重产品重品牌、重营养补充为主导”转变,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也在一次次的市场试炼中变得规范、细致。

编辑:春燕 标签:保健食品法规演进史
火爆婴童网微信小程序码 火爆婴童网微信公众号
点击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