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以“重构生态 赋能双循环”为主题的“2021全球农产品供应链峰会暨中国餐饮零售洽谈会”在南京开幕。
据了解,本次峰会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主办、卫岗乳业联合承办,邀请国内外政府、协会、企业等方面嘉宾共同参与,旨在共享最新商业案例、价值理念、优质服务及创新技术的基础上,政府、企业及协会多方通力合作,完成构建农产品供应链新生态的美好愿景。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峰会上,卫岗乳业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农产品供应链分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还表示,未来将在建立健全温控物流体系、构建农产品温控物流标准方面共同发力探索。
01
“鲜”生态:让田园到餐桌更近一步
“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在“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如是要求。
众所周知,时间与新鲜像是一对竞争者。特别是当涉及到农产品质量时,新鲜显得至关重要,这便对相关企业供应链的完备程度提出更高的要求,能否及时、快速、新鲜的将产品送达消费者,不仅关乎餐桌安全,亦关乎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固基修道,履方致远。基于此,卫岗乳业近百年深耕全产业链建设。不仅创新出“奶业共生经济”这一模式,还建立了四通八达的冷链体系。
目前,卫岗乳业已经拥有江苏省重点龙头企业和全国冷链十强企业两大“认证”,且对供应链进行了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以庞大的冷链网络和全程冷链平台作为技术支撑,卫岗乳业在持续深化乳制品供应链体系建设上,走出了一条从源头到餐桌的“新鲜”的农产品供应之路。
值得一提的是,卫岗乳业率先采用区块链技术为场景赋能,实现全程恒温4°C冷链物流配送,并成为商务部全国农产品冷链流通监控平台的第一家乳制品企业。
据了解,卫岗的冷链网络覆盖整个华东及华北、华南部分区域,以北京、西安、上海、广州为中心,在全国形成四大运转中心,七个大区,覆盖全国超过200个城市,辐射网点5100余家,并依托市区奶站、门店等终端,建设卫岗前置仓、前店后仓等新零售终端,对“最后一公里”城市毛细冷链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加以强化。
此次峰会上,卫岗乳业便是以物流行业领先者的身份,与望家欢农产品集团有限公司、上海中膳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索迪斯(中国)企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法焙儿(上海)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在物流行业革新升级的当下,多方战略合作或将挖掘出在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销售、产业服务等领域中农产品供应链体系的新模式、新业态、新可能。
02
“鲜”营养:让消费离健康更近一点
疫情缓和背后,展现出的不仅是中国人民抗疫的强大力量,还有消费者对营养的认知革新。低温巴氏奶市场的火热便是其有力诠释。值得关注的是,去年以来便出现井喷式发展的低温巴氏奶,卫岗乳业已坚守近百年。
自1928年成立以来,卫岗乳业持续秉承着“先建牧场,再做市场”的理念,先后在苏皖地鲁区建设了多个生态科技牧场,精选全球优质牛种,实现原料生乳标准远高于国家标准、欧盟标准及美国《联邦法规》,以新鲜优质奶源为高品质消费体验和营养需求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科技赋能,冷链支撑,卫岗乳业在乳制品行业内开创性实施“五小时新鲜保障,两小时新鲜直达”工程,并推出高端低温巴氏奶“至淳鲜牛奶”.
值得一提的是,在卫岗乳业的新鲜坚守下,目前江苏常温学生奶的占比从原有的60%降低到目前的15%左右,特别是在省会南京,90%中小学的饮用奶均为新鲜的低温产品。
产品更加新鲜是卫岗对于品质的坚守,渠道更加“新鲜”则体现出卫岗的时代感知力。
据了解,为了给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捷、贴心的体验,卫岗发力创新终端供应模式,重点打造了卫岗天天订“电商服务平台、线下烘焙体验门店卫岗”牛牛的店“,通过全渠道发力给消费者带来”更鲜活“的产品体验。
03
”鲜“未来:让双循环战略全面落地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
作为国内鲜有的百年乳企业,卫岗做到了产品的安全新鲜放心。作为中华老字号,卫岗乳业又承担起了更重要的使命。
2018年,卫岗成立”江苏奶业产业研究院“和”江苏桢源应用气象研究院“,借助科技手段为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健全优质、安全、高效、绿色乳业产业链。2020年12月,卫岗斩获中国气象服务协会2020年第三期AAA信用等级评价。这意味着在气候可行性论证、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中国天然氧吧认证等研究领域,卫岗将大有可为。
此外,卫岗积极践行绿色农业发展愿景,不仅在包装上采用玻璃瓶、自然可降解的牛皮纸包装,还推进”奶牛碳足迹排放“工程建设,开发奶牛场、农场水平碳足迹评估管理平台,成为全国第一个实施农业碳足迹管理的企业。
如今,卫岗乳业又添一个”新身份“,成为中物联农产品供应链分会创始会员及副会长单位,卫岗乳业亦将再起新征程。行远自弥再攀登,相信栉风沐雨近百载的卫岗乳业,将在物流、产品、技术等方面全力释放”鲜动力“,为构建出供需深度融合的农产品产业生态链持续奋斗,为助力双循环经济开启”加速度“.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向母婴行业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联系方式:17788122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