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调理门店作为行业内新兴的一种门店类型,一直是以专业和服务见长,颠覆了传统产品售卖逻辑,受到疫情和客流骤减的影响很小,用行业人的话来说,即使疫情,他们也能够活得很滋润。
但是,也由于专业和服务对个人能力的要求极高,基本都是门店老板自己来亲自调理,店员更多是辅助配货。
而老板的个人影响力比较集中,基本上单店的产出值就很高,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内,营养调理门店都开不出第二家、第三家来,因为老板兼顾不过来。
图片
最近与营养调理门店老板做了很多沟通,《母婴营养品评论》发现,在浙江、安徽等地,营养调理门店已经开始规模化,3家店、4家店甚至更多,逐渐呈现连锁化趋势。
有的连锁是原来就已经开到了3、4家店,在行业开始出现拐点的时候,敏锐地捕捉到信号,觉得不能再在奶粉和纸尿裤上厮杀,要变换赛道,于是就开始专业打造营养品。
老板与核心员工一起到各处去学习,通过各种专业品牌的培训和老师的授课,不断学习,渡过学习期之后,开始变专业,从一家店到两家店,到三家店,逐渐都变成专业的营养调理门店。
有的则是起步一家店,老板自己有宝宝,去观察自己宝宝的体质,去查资料、学习,然后用在自己宝宝的身上,通过几次尝试,能够把一些简单的症状摸索清楚,尔后身边有顾客有类似的问题,也开始尝试给顾客调理。
在调理好几个案例之后,也就越来越有信心了,也在当地逐渐形成了一定的知名度。然后就开始招聘相关人才,并通过复制和带教,用合伙人的方式,开出第三家、第四家。
这种模式能够被复制的核心因素在于“人”。
无论是传统连锁的店员转变成调理师,还是招聘新的员工培养成调理师,个人的学习意愿和学习能力很重要。
从学习意愿来看,有宝宝的宝妈会更愿意主动学习一些,她们学会了也愿意给宝宝做调理。
从学习能力来看,年轻的宝妈,具备初高中及再高一些学历的店员,学习知识的能力会强一些。
但是如果店员在两个维度都不太理想的话,可以用机制里解决,通过建立完备的考核激励、奖励机制或者是股份合伙机制,就可以解决。
有营养调理门店的老板表示,其实今年全员的学习热度和效率是明显提高了的,因为其他品类的不好做,店员很卖力其实也推不好,再加上店里没人,她们有了更充足的学习时间。
而愿意主动学习的店员都有了很大的精进,这也加快了开店的速度,并且开店后也很容易发展起来,因为专业是自带流量的。
未来,营养调理门店还能发展成多大规模的连锁,咱们拭目以待。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向母婴行业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联系方式:17788122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