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加强顶层设计和工作指导,推动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
《规划》要求,要聚焦“6+1”重点品类(肉类、水果、蔬菜、水产品、乳品、速冻食品等主要生鲜食品以及疫苗等医药产品),分类优化冷链服务流程与规范,提升专业化冷链物流服务能力。其中,在优化乳品冷链物流上,《规划》提出:
推进奶业主产区冷链物流设施建设。重点支持东北、华北、中原、西北等奶业主产区冷链物流设施建设。鼓励规模化奶业企业升级冷链物流设备,支持牧场、奶农合作社、养殖小区、生鲜乳收购站等建设生乳冷却设施,配备生乳专用恒温运输槽车,提高生乳冷却、储存、运输一体化运作效率和温度质量管控水平。
加强低温液态奶冷链配送体系建设。发挥龙头乳品企业以及电商、连锁超市等流通渠道作用,完善从生产厂商至消费者的低温液态奶全程冷链物流系统,规范销售终端温度控制管理。推动传统奶站改造升级,加强服务社区的低温液态奶宅配仓建设,推广新型末端配送冷藏车等设施设备,发展网格化、高频率配送到家服务,提高低温液态奶末端配送时效性。
《规划》的出台,对于低温乳品的发展无疑是一个重大利好。近两年来,低温乳品倍受追捧,但布局门槛却很高。高品质的奶源、完善的冷链物流、极短的保质期均是企业在布局低温乳品时必须应对的挑战。乳品对温度有很高的敏感度,尤其是低温奶相较于常温奶,最大的特点便是保鲜时间短、口感好、保留了生乳本身的一些天然活性物质,一旦温度过高,可以在短时间内让乳品变质,需要更好的运输条件以及冷链技术,确保在运输过程中品质不会受到损坏。未来政策支持下,冷链覆盖好“最后一公里”,消费者购买体验提升,乳企布局加速,低温乳品将迎来高增长。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向母婴行业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联系方式:17788122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