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会看到幼儿园门前,宝宝哭哭闹闹就是不愿意离开妈妈去幼儿园,无论怎样诱惑都没有效果,这就是妈妈们没有做好准备工作的结果。孩子事先没有心理准备,一听说妈妈要离开,还要和一群不认识的人呆一天,心里当然很害怕。下面小编给您支招。
形成安全的依恋关系
当妈妈告诉孩子:“太阳下山时妈妈会来接你。”如果入园前父母和孩子形成了安全、和谐的依恋关系,孩子才会相信妈妈肯定会来接他,情绪上平静、轻松;但是对于没有形成安全依恋的孩子,比如反抗型依恋和回避型依恋的孩子,不相信妈妈会回来,常常紧张、不安、过分沮丧或焦虑。
增强语言表达的技能和信心
很多孩子在家里受到无微不至的关注,不太需要用语言表达,用手势或者表情表达,家里人就能理解他的意思。但是,入园后老师要照顾很多小朋友,并不能像家里人一样马上能"猜”出并回应孩子的需求。
为了帮助孩子学会“说"出自己的需求,父母应该放慢对孩子的“理解”,给孩子机会使用语言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要求和意愿。比如,孩子说得好的时候强化:“太好了!”或者拥抱、鼓励孩子;和孩子玩一些语言对答游戏,比如,“小兔子,吃萝卜”一句,说完“小兔子”停顿一下,让孩子来接答。
熟悉幼儿园并培养好感
通过游戏让孩子提前了解幼儿园小朋友一日生活,让孩子在游戏中通过模仿你的行为了解在幼儿园怎么做才会更好。比如,吃饭不挑食、帮助小朋友。
提髙对小朋友的移情能力
所谓的移情,是指站在另外一个人的角度,替代性感受对方的感受。妈妈可以在游戏和日常对话中有意识地让孩子看到你是如何"同情”别的小朋友的。移情能力的提高可以密切宝宝和小朋友的同伴关系。同伴关系好了,社会适应能力自然会提高,宝宝对妈妈的依赖情绪就能转移,产生适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