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从辉瑞宣布要出售惠氏奶粉以来,中国的奶粉市场就再次陷入纷乱,蒙牛、雀巢、多美滋、美赞臣、亨氏、法国达能等中外企业都被拉下水。尽管各家企业均出面澄清了事实,但由于惠氏奶粉的销售量在中国市场占比很大,对日益看重中国市场的各大品牌来说,其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所以,围绕惠氏的一场明争暗斗在所难免。
随着中国市场的不断成长,中国婴幼儿奶粉市场的地位日益提高,将成为各大品牌未来发展的重要筹码。中国海关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9月,中国奶粉进口数量连续第五个月下跌,仅为1.5176万吨,同比下降22.05%,环比下降27.9%,但综合来看,1月至9月,中国奶粉进口总量仍超过36万吨,同比上涨17.64%。中国奶粉市场依旧是众多品牌日后争夺的焦点。
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1年至2015年中国奶粉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显示,中国0岁至3岁的婴幼儿数量有7000多万,其中每年新生婴儿数量达1600万至1800万,而6个月大婴儿的母乳喂养率只有67%左右,这意味着剩余的婴儿需要奶粉来喂养。按6个月以下的孩子每年需要27.2公斤奶粉的平均值计算,再加上母乳不够需奶粉补充的需求量,可想而知,中国婴幼儿奶粉的市场需求量是非常大的。巨大的市场需求量推动了中国国内奶粉行业的迅速壮大。2003年至2008年,中国婴幼儿奶粉复合增长率达到22.67%。2010年,全国规模以上乳品企业累计生产干乳制品313.80万吨,同比增长11.65%,累计生产奶粉140.0万吨,较2009年增产约28万吨,同比增长25.3%。细分到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2010年,销售额达到400亿元左右。
周思然指出,巨大的市场需求量赋予中国奶粉行业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也使中国市场成为不少国际品牌奶粉在全球最重要的市场。为此,各大品牌纷纷斥资中国市场,动作频频。美国营养品公司美赞臣斥资1.4亿元在广州建立了在华首个婴幼儿营养科研中心;雅培在浙江嘉兴投资2.3亿美元建立了现代化营养品制造厂。
在外资品牌的“集团式入侵”下,中国奶粉丢失了高端市场的半壁江山。但随着中国奶粉市场重要性的进一步凸显,不少国内企业也意识到布局婴幼儿奶粉市场的重要性。在国际品牌还未完全渗透的二三线城市,国产品牌的渠道和销售正在迅速扩大和增长。而依靠“奶源更贴近中国宝宝”、“绿色无污染”等核心优势,国产品牌正在一步步打下自己的江山。可以预见,随着中国奶粉市场战略地位的逐渐提升,未来,中国奶粉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