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城多家大型连锁商超称,已经收到了一些品牌的降价通知。在多美滋的降价声明中,还有这样一条,“为了让全国各地的消费者尽快享受到降价的产品,多美滋在降低出厂价的基础上进一步让利,给予经销商一定补偿,从而使得降价措施能够在短短24小时内迅速落实到零售终端”。对此,岛城一家超市的负责人称,超市方面的采购部门已经与奶粉供应商对接,以尽快在终端实现执行新价格。
调查人士对照各品牌公布的降价产品清单发现,涉及的系列、款式既有主力产品,也包括一些非主力产品。经销商表示,“接下来,奶粉货架将迎来一次大规模的价格标签大换血”。尽管近几年洋奶粉更换价格标签的频率比较高,但这一次是下调价格,对只涨不跌、价格坚挺的洋奶粉来说,仍显得有意义。
市民担心只是“一阵风”
从3日至10日,7天时间内已有 8个洋奶粉品牌宣布降价,但此举并未赢得消费者的掌声,许多市民还提出了质疑。“听上去是降价了,但恐怕是‘危机公关’,是对国家反垄断调查的应付对策,如果是真心实意的降价,应该全线所有的奶粉产品都降,而不会只是挑几样产品。”市民谭先生表示。
还有市民担心降价的操作问题,市民单先生指出,奶粉价格并非生产商一方说了算,“中间还有流通、经销、代理、商家等层层加价,出厂价是降了,终端超市的进场费、堆头费以及各种不透明收费依然存在,能不能降到20%也是个问题。”而作为家长,市民周女士更担心“降价只是一阵风”,她称,“洋奶粉的市场需求太大了,现在风头紧,等反垄断调查渐渐平息了,价格会不会再涨回来?企业承诺短期内不涨价,可会不会借更新换代、换包装等变相方式进行报复性涨价?”
究竟知名品牌的降价能不能让消费者最终受益,我们还有待时间来验证。奶粉行业本身是一个充满朝气的“良心”行业,并不是什么所谓的暴利行业。未来,我们也希望各大奶粉企业摆正心态,真正为消费者谋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