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奶粉行业风起云涌,兼并、重组频频发生。与此同时,对洋奶粉的整顿也在同步进行。据国家质检总局获悉,自今年4月1日起,进口婴幼儿配方乳粉的中文标签必须在入境前已直接印制在最小销售包装上,不得在境内加贴。5月1日起,未经注册的境外生产企业的婴幼儿配方奶粉不允许进口。业内人士指出,这意味着国内洋奶粉品牌数量将会大幅减少,多个在海外贴牌代加工的“假洋鬼子”或将消失。
有相关大型乳企负责人表示,此前国内充斥着很多“假洋鬼子”婴幼儿奶粉,这样的洋奶粉,由于运营公司不具备专业的婴幼儿营养、安全、质量监控能力和实力,海外加工存在安全隐患,而且这些公司为了"赚快钱",更不可能建立完善的产品质量追溯系统。”“新规要求,未经注册的境外生产企业的婴幼儿配方奶粉不允许进口,其实是说明监管部门将对境外生产婴幼儿奶粉的企业进行评审、审查,符合我国要求的才被注册、允许进口。”
事实上,去年5月1日我国实施的《进出口乳品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里,对洋奶粉就增加很多规定。比如,对进口乳品实行准入制度。首次申请进口的国家及其产品需进行风险评估,只有风险在可接受范围内的国家的产品方准进口。对向中国出口乳品的境外食品生产企业实施注册制度等。
有关人士说“境外生产企业注册实施后,将真正实现源头监管,监管部门通过对生产企业的原料、生产、储存、运输及管理、检验能力的多方评审,能更有效控制和评价产品质量,为改变监管模式、减少重复检测、节省检测经费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