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外乳业的巨大市场冲击下和人们物质生活地不断提高,消费者开始追捧“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奶粉,为了应对这一严峻的局势,如今的国内婴儿奶粉市场也紧跟“潮流”,开始以“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标签衡量奶粉质量。
据行业统计数据表明,目前我国高端奶粉市场正呈迅速发展趋势,年增长率超过30%。近年来,随着政府的扶持和消费者信心的回升,国产奶粉市场逐渐回暖,众多本土乳企为提高产品附加值,吸引中上消费族群,纷纷寻求海外建厂,抢占国外优质奶源,开辟高端产品线。由于相比进口高端品牌价格有明显优势,而奶源和产品定位也较高,出于对婴幼儿食品品质的高要求,许多消费者都愿意为此买单。
尽管从2014年年末开始,“奶剩”局面愈加明显,本土奶源的收购价持续下降,但高端以及超高端婴幼儿奶粉的价格依然坚挺,越来越多乳企计划参与其中,相对较高的利润诱惑是很大的一个原因。
但有业内人士指出,如今国内的奶粉市场,很多都是以价格虚高来标榜所谓“高端”,一方面,传统销售渠道中过多的中间环节层层加价,造成了这些奶粉价格的上涨;另一方面,市场上还出现了一些浑水摸鱼的“高价概念奶粉”,即在基础产品中添加一些营养素或其他物质,价格就会翻倍,从而被定位为高端产品,但产品实际的区别仅在于概念,真实成本相差并不大。单纯高价化的竞争,逐渐成为国内高端以及超高端奶粉市场的一个不良风气。业内专家一致呼吁,高端产品不应以价格划分,而应以质量取胜。
由此看来,所谓的“高价”并不是单纯的由于产品质量的提升造成的,而是被一些利益熏心浑水摸鱼的乳企借此故弄玄虚,给消费者造成一种越是高价质量越好的错误观念。我们都知道,商品的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受价值规律的影响,盲目的以“高价”标榜品质,是违背商品价值规律的表现,不利于企业的良性竞争,甚至会影响整个奶粉市场的良性发展。
“高价”奶粉的另一个原因,是由传统的销售渠道造成的。从产品出厂到消费者手中这一过程,经过了许多中间环节,而每一环节的经销商都会为了自身的盈利抬高价格,经过层层加价,奶粉的价格已经与出厂价格不能同日而语了。
但不论是由于传统销售而引起的高价,还是由于人为的操作而造成的高价,对消费者和奶粉市场来说都是弊大于利的。一方面为中低层消费者增加了经济上的负担,而且所购买的奶粉不能物有所值。另一方面,会导致奶粉市场形成恶性竞争的环境,以致于各大乳企盲目地打价格战,而忽视了产品质量的提高。
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面对外来奶粉市场的挑战,国产奶粉市场不应陷入“高价”迷思,高端奶粉也不应以价格来衡量,以高端品质占领奶粉市场方是国产奶粉今后的出路。未来只有以质量为生命、遵守市场规则的企业,才能真正笑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