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首页 招商头条 行情动态 企业报道 成功合作 产品资讯 市场分析 奶粉资讯 辅食资讯 展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孕婴童新闻中心 > 行情动态 > 具有福建特色的巴氏奶之路

具有福建特色的巴氏奶之路

2015/6/24 11:38:57

近年来,国家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国内巴氏奶行业发展。一些城市乳品企业大力宣传巴氏奶产品,巴氏奶又开始恢复生机,并且逐步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市场份额在逐年扩大。

优先发展巴氏奶战略,是福建省近十多年来的坚持,并换来了市场的初步认可。自2008年“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后,福建的巴氏奶连续六年保持30%以上的增速,目前订奶户超百万户,具有福建特色的巴氏奶之路初步显现。

一个选择——奶业小、奶源优,做巴氏奶更有优势

“对福建奶业而言,选择优先发展巴氏奶,有主观因素,有客观因素,特别是客观因素逼迫着福建奶业只能选择巴氏奶。”吴大新分析说。福建奶业总量太小,同蒙牛、伊利等乳业巨头相比,不论在奶牛基地规模,还是资金实力上,都不具备优势,如果拼抢常温奶市场,必然处于劣势。

然而,福建奶业也具有三大特点:一是规模化率高,奶牛养殖规模化率达到77.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二是单产水平高,全省规模奶牛场平均单产年超过6.5吨,南平市更高一些,达到7.17吨,超过全国平均水平35.3%;三是品质优,南平市的生鲜奶年平均乳蛋白率每百克达到3.1克以上,高于国家标准。

自2008年开始,福建省奶协等连续举办巴氏鲜奶论坛等,使之成为宣传和推广巴氏奶的重要平台。多年来福建长富、大乘、澳牛、闽牛等奶业龙头企业都是坚定的“巴氏派”,这在主观上为福建巴氏奶的兴起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两条经验——建好奶源、完善冷链,才能“走得稳”

“得奶源者得天下,牛奶是从奶牛的乳房里‘挤’出来的,不是在车间里‘造’出来的。”这是福建的奶业企业——长富乳业公司董事长蔡永康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长富的牧场实行统一管理,所有奶牛均建立牛只档案。在长富的规模牧场里,一头头奶牛走出牛舍排队,走上德国产的48位转盘式挤奶站,工作人员为其消毒,清洗奶头,准备就绪后轻点电脑鼠标,转盘式挤奶台便自动运行起来。挤出的奶汁通过全封闭管道进入冷藏奶缸中,由冷藏车立即送往车间加工。

“冷链是巴氏奶质量的另一重要因素,往往也是制约发展的瓶颈。”长富实施了严格的冷链管控流程,实现挤奶、贮藏、运输、销售的全程冷链,确保牛奶始终处于2℃-6℃的冷藏保鲜状态。

在长富乳品的生产车间,从牧场“挤”出来的牛奶通过专用冷藏车运到车间后,又通过全封闭标准化的净乳、脱气、均质、闪蒸、巴氏杀菌、冷链贮存等工序,自动完成乳品生产和产品包装。在产品配送上,长富提出了“每日配送”的标准,即“全程2℃-6℃保鲜运输,每日配送到城市,24小时一轮回”。从出厂到省内终端上架,不超过9小时,快速送到消费者手中。

三道“门槛”——消费、奶源、科技投入还需跨越

要实现巴氏奶持续快速发展,福建奶业还需跨越消费观念、奶源建设、科技投入三道门槛。

绝大多数的消费者并不明白什么样的奶是好奶,有的认为进口奶是好的,有的认为大品牌是好的,有的认为贵的就是好的。巴氏奶要扩大市场份额,就必须扭转消费者传统观念。虽然近年来国内主要巴氏奶企业通过举办论坛等方式凝聚共识,对培养消费者的新观念起了一定作用,但要与国际接轨,道路依然曲折漫长。

奶源建设曾是福建的优势,而今一些优势正在逐步丧失,必须加强规划,引导奶源基地建设。一方面要加强奶源质量建设,利用独特的生态环境优势,保住质量优势。另一方面,需继续探索乳企与牧场的合作模式,建立更加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实现共赢。

在科技投入上,与国内乳业巨头相比,福建的乳企更是处于劣势地位。在终端市场上,乳业巨头的产品十分丰富,而福建的企业往往靠几个主打产品拼市场。在消费者需求日益多样化、个性化的情况下,需加强科技研发丰富产品品类。

编辑:佳佳 标签:巴氏奶
火爆婴童网微信小程序码 火爆婴童网微信公众号
点击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