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老板都想怎么发财,你的梦想是什么?我们要实现这个梦想要做什么?互联网的老板已经赚钱了,拿到钱了,所以我这里说的主要针对这个母婴实体店。首先要活着,从互联网到门店,对实体门店有很大的侵袭,线下厂商品牌这一端也在改变,在这个前后夹击的恶劣环境下活着。
去年开始,各类渠道纷纷转型融合,提升自身的价值。这里面母婴渠道转型最复杂,也最多样化。呈现单体母婴连锁化、连锁母婴KA化和电商化。我们看到,传统KA渠道,在奶粉领域持续萎缩。到2018年不到20%。一些大的传统的渠道也在改进。他现在增设了母婴的专区。另外网络渠道发展非常快,通过外资品牌的进入,同时向实体店侵袭。
我们看一下连锁母婴渠道:大的连锁在加速扩张,新设和收购门店,优化区域和整体布局,类KA经营;大连锁通过移动互联和京东POP店、天猫旗舰店、淘宝店触网;小连锁通过组建自己的商贸公司,在供应端争取更多的发言权;单店加盟在加速;都在增加体验的内容粘住用户。之前阿拉小优的李总从光明出来,拿了几百个没有管理的门店,他讲他的理想,当时既没有产品也没有渠道,我听完了觉得他一定能够成,我说我给你一款产品。雅士利是个给阿拉小优产品的大品牌。最近,我们把原罐进口的Arla一款产品也给了他们。到今年,阿拉小优加盟店加起来会有三千多个店,非常快的发展。
我想不管品牌,还是传统的母婴店来说,面对互联网挤压时也不要过分焦虑,对品牌商来说,依托实体门店的传统营销手段仍然是有效的,尤其是在三至五线市场,如路演、大篷车、店推、抽奖、等这些活动仍然非常有效。所以那天和咔哇熊的余总聊,你咔哇熊一个全新品牌为什么到现在能够拿到三个亿订单?就是拿着传统的玩法在三、四、五线市场销售,仍然有效的。
站在当下怎么看未来,就是四个趋势对母婴门店经营的影响。大趋势行业快速集中,小品牌加速泡沫化,我们需要优化品牌和产品的结构,精选能够长期经营的品牌。抛弃高利润的经营思维和粗放式的经营方式。
第二个趋势就是价格国际接轨,部分外资品牌受到跨境电商冲击很大,供应也不稳定,要适当减少经营。去年初我跟优一母婴谈过一次合作,他们还骄傲的说不做国产品牌,只做外资强势品牌。然而今年5月我再去,他们说一定要做雅士利,因为他辛辛苦苦把爱他美可瑞康培养好了,消费者转身就去了蜜芽买99元的啦。实际上线上是这样,线下也是这样。另外国产品牌也在对接国际资源,我们的品质也在不断提升,所以大家要增加国产品牌的经营。
第四是线上线下的融合,突出社区属性和体验,这是电商所无法替代的;利用移动互联,跨界联盟,建立社区母婴生活圈和微销售。
我去年7月给我们同事培训,讲通路精耕和屌丝培养,怎么样利用移动互联的技术做渠道精耕和服务。然后我们一个同事听完这个课就辞职了,创立了贝启孕婴。这个贝启孕婴就是以社区为中心,利用移动互联帮助社区内优势的门店资源,如宝宝摄影、宝宝购物、早教中心、月子会所、宝宝游泳等服务和客户资源打通,大家联合营销。这对客户来说,会是非常好的体验,形成社区内最具竞争力的母婴生态圈,赢者通吃。我觉得是做得挺有意思的。
小品牌的老板也要像大的企业一样思考,我们现在小,并不意味着我以后不会做大。怎么样像大企业一样思考?就是定位,你把自己放在什么样的区域、什么细分行业发展,我有什么比较优势,把自己的定位清楚。我们接触了太多的渠道商,我们没有投资渠道,但是我们一直在做研究。三菱、伊藤忠是日本大的商社,同时也是日本的物流商和零售终端,他们是怎么上游做到下游的?他们抓住你们这些渠道老板的一个窗口期,就是你们的二代不肯接你们班,然后买下来。因为他从小看着他的父母辛辛苦苦搬货,赚辛苦钱。他上了学,觉得你的生意不是高尚的,绝对不会接你的班。那你现在就需要开始布局了。大家要考虑你的渠道没有衰弱之前,没有接班人之前,要把你的实体店如何卖个好价钱。包括品牌的快速集中,大品牌收了小品牌,小品牌就是没有了,这是大家经常讲的一句话,外资品牌收购了中国品牌,中国品牌就消失了。其实,品牌商不可能对所有品牌都进行投资,这个是不可能的,品牌投资是很贵的事情,他必须有选择。那些很早就把自己的品牌,在品牌衰退之前、集中之前卖掉的人是聪明的人。
纵观投融资数据,我们发现母婴行业所有的投融资项目百分之百都是互联网的。真是不可思议,我甚至觉得这种现象很荒谬,线下门店辛辛苦苦干活、而且占据了所有渠道超过半数以上的销量,但是却没人愿意给投资融资,那我们就能不能好好包装好我们自己,找到好的买家卖出去。卖给谁呢?
那天我看到这个密芽这个图(配图)。她晒这个帐户,她越在这晒钱越是让我想起中国的一句俗语,此地无银三百两。我回去翻了一下蜜芽的资料和业务优势,看了一下密芽的两个战略,一个战略就是围绕母婴供应链上下游去做,还包括母婴服务的供应链;这是要做物流还是生产,还是品牌总代,大品牌不会给,还是金融?我想了半天,上下游只有做门店。
第二蜜芽基于整个母婴用户群体生命周期做拓展。有人说蜜芽是去宝贝化,如果蜜芽不做这个行业就算了,跟我们不是一个圈的。如果蜜芽做这个行业,我想了半天蜜芽没有什么别的选择,蜜芽基于价格的商业模式不具有持续性。未来收购线下实体店是选择。
网上查资料看到了京东,京东要开1000家母婴实体体验店,他那个方向我觉得是对的,我觉得他应该做这个事情,从目前公开的信息看,实体店的服务内容基本上跟我想的差不多。我就担心京东做这个事情只是因为刘强东结婚了,很快就要有宝宝了。这个就很麻烦。因为我们知道马云当时有了小孩,他们云枫基金就曾开始投母婴,如优一母婴,后来又退出了。我也担心刘强东会出现这样的事情,现在结婚了,快有宝宝了,要给自己的宝宝有一个好的产品,安全的东西,孩子大了,又不干了。
除了线上整合线下外,线下的品牌商,国产品牌,也可以通过母婴品牌的整合,我们原有的高价格高毛利高费用的经营方式没有了,怎么办?我们国产品牌会重新来。一方面可以整合资源,学外资品牌一样讲故事,增加线上品牌的投入,这个没有问题。但是到3-5线城市强化原有的推广方式,传统营销手段仍然是有效的。另一方面为单体的、小的连锁门店开发OTO管理系统,提高服务质量。另外,就是通过母婴渠道直接投资,推动渠道的整合。
我们如果要把门店要卖个好价钱,就是要站在未来看今天,通过规范门店管理,提升门店价值。要投资门店,我们怕什么?会员管理方面,会员资料残缺,活跃会员少,会员流失率高 。财务方面,股权关系债权关系复杂,有没有规范的财务报表,门店和老板之间的公私账户牵扯不清,员工没有社保公积金。这些都会导致无法准确评价门店收入成本和并购风险。什么品牌赚钱就做什么,SKU及库存管理混乱,没有形成基于社区的门店品牌品牌。没有或甚少体验服务;体验服务追风,没有特色;社区型体验特色比较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