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首页 招商头条 行情动态 企业报道 成功合作 产品资讯 市场分析 奶粉资讯 辅食资讯 展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孕婴童新闻中心 > 行情动态 > 奶粉企业惨烈洗牌 近百亿库存欲借“双11”大清仓

奶粉企业惨烈洗牌 近百亿库存欲借“双11”大清仓

2015/11/2 9:25:08

据知情人士透露,从几个月前奶粉企业就开始进行甩货,但当时的促销力度还不是很大,然而随着新政的实施,以及电商狂欢购物节“双11”的临近,原来的促销近乎演变为疯狂的甩货。各大奶粉企业在电商、传统经销商渠道和婴童门店进行降价、打折、限时抢购促销,价格之低超乎想象。

目前摇篮奶粉的经销商有几款奶粉都在甩货,包括金摇篮、金能聪、安乳儿等都在清货,批发价格20~25元/罐,生产日期为2014年8、9月份。除了生产日期近保质期外,摇篮目前有16个品牌,按照新政规定,只能保留5个,有11个将被淘汰出局,究竟哪些能保留下来都是未知数。

10月28日,在分众专享微商城上,从爱尔兰进口的贝因美绿爱+原价300多元/罐只卖19.9元/罐,而在淘宝上同样这款产品售价为99元,生产日期标注为2014年6月份,更低的价格为82元/罐,有的网店对该款推出买一送一活动,有些直接打折降价,价格大幅跳水。

乳业专家解观胜表示,在婴童门店系统里打折促销甩货的产品比较多,基本分几类情况。一类是确实库存比较大,如素加推出买一赠一,而另一类是定制品牌的产品在抛货,如雅士利、贝因美,加加爱母婴连锁店担心一些定制品牌今后会在新政中整合出局,所以对上述品牌的定制产品甩货,原来卖200多元,现在只卖100多元。

除国产奶粉外,进口奶粉甩货也有两类情况,一类是在国外的OEM品牌代工厂不再为其代工,其中有澳大利亚的澳亨,还有原来在荷兰和丹麦代工的二三十个品牌都因为这个原因,抛货后只能退出市场,对欧洲进口品牌影响比较大。另一类是销售业绩不佳抛货的品牌,有南美的善可、瑞士的宾博、日本的和光堂都因销售不佳导致产品积压,目前都在打折促销,原价300多元的产品,甩货价格在100多元。

目前有一个不能透露品牌的奶粉企业把几万罐临近保质期的奶粉卖给了饲料厂,用来喂鱼,售价从2元到4元不等。即使这样也比销毁好很多,原因是过了保质期工商局查得比较严,如果销毁还要给环保部门上交环保费,特别麻烦,低价处理也是无奈之举。

对于目前库存产品的数量,多位业内分析人士表示,保守估计近百亿元,最低也不少于几十亿元,目前市场上定制奶粉品牌有1500多个,按照3万罐起订量来算,至少有4500万罐,按每罐原价200元计算,约有90亿元的库存。如此巨大的库存数量只能通过低价促销甩货来解决,因此借助电商“双11”将会有各种各样的奶粉品牌进行价格撕杀,市场将会进行最剧烈的一次洗牌,对整个行业的震动不亚于三聚氰胺事件。

集中度提高趋向寡头竞争

业内人士认为,大甩货将持续到明年底,到明年下半年甩货现象将会趋稳,降库存是目前行业面临的的问题,对于特别旧的货,甩得尤其厉害,甚至是不择手段,这样做的原因是基于不再继续经营,不然如此低的价格就把市场砸烂了。“双11”将会有1/3的品牌正常促销,2/3的品牌在甩货。

随着甩货力度加大,很多品牌将退出市场,行业集中度将会提高,一些杂小品牌将被清理出局,行业出现几大寡头竞争局面。

业内人士认为,政策的出台从长远来看是有利于行业发展,但对行业震动太大。如果通过市场的手段去调整,这个过程将会更长一些,但通过产业政策调整,可使原来缓慢的进展变成突变式发展,进而加速整合进程。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行业集中度的提高,经销商和门店渠道的话语权将会减少,一些靠卖山寨产品获得高利润的通路环节将会出现经营困难局面,一些经销商和婴童门店也会出现关门或转型潮。

此外,奶粉价格也会出现两极分化现象。由于剩下的企业还有一千多个品牌,争夺寡头的过程中恶性竞争在所难免,奶粉行业暴利时代将彻底结束,与其他行业一样将进入合理毛利和微利时代。

编辑:利娟 标签:婴童市场
火爆婴童网微信小程序码 火爆婴童网微信公众号
点击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