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份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扰乱了中国乳业的心情。澳大利亚、新西兰赫然在谈判国之列,这不禁让人担心这些年在大洋洲频繁布局的食品企业。
一边是中国乳业频繁的走向澳洲,投资澳洲,购买牧场,进口奶牛;另外一边又是TPP不和中国愉快的玩耍,难道中国乳业今后想要继续走向澳洲要看TPP的脸色行事?
我们先来科普下什么是TPP。
首先看看官方的解释:TPP即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rans-PacificPartnershipAgreement,TPP)。它的前身是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rans-PacificStrategicEconomicPartnershipAgreement,P4),是由新西兰、新加坡、智利和文莱等四国发起,从2002年开始酝酿的一组多边关系的自由贸易协定,目的是突破传统的自由贸易协定(FTA)模式,达成包括所有商品和服务在内的综合性自由贸易协议,成员之间彼此承诺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知识产权以及投资等领域相互给予优惠并加强合作。其中最为核心的内容是关税减免,即成员国90%的货物关税立刻免除,所有产品关税将在12年内免除。协议原则上采取开放的态度,欢迎世界其他国家参与。该协议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建立自由贸易区。
再来看看TPP的发展:
2006年5月,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正式生效运行。成员为新西兰、智利、文莱和新加坡。2009年11月澳大利亚和秘鲁加入。同时,该组织正式更名为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2010年马来西亚、越南加入。2012年10月墨西哥和加拿大加入。2013年3月日本宣布开展加入谈判。至此,TPP共有12个成员国,这12个国家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经济比重约40%。除了现有国家之外,正在考虑加入该组织的国家不在少数,这里面既有太平洋周边国家,也有太平洋区域之外的国家,大部分都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其中包括台湾和菲律宾等,台湾(你没看错,就是台湾)很快就将成为这个组织的正式成员。北京时间2015年10月5日晚,美国与11个亚太国家周一就TPP达成一项历史性协议,该协议降低了协议国之间商品与服务的贸易障碍,并制定了新的商业规则。
但最为重要的是,但最为重要的是,但最为重要的是,重要的事情必须一定肯定要说三遍!TPP拒绝和中国一同愉快的玩耍!来看看TPP的一位官员的表态吧,“TPP是一个只禁止中国大陆入内的俱乐部。”当然,TPP拒绝中国大陆加入不会是从程序上生硬的拒绝,而是采用绿色壁垒的方式将中国大陆拒之门外。具体说,TPP许多规则和条件就是针对中国大陆制定的。因此有业内人士分析称,10月5日取得的协议进步对于美国而言是一个里程碑,对于中国乳业冲出国门走向世界则是一个糟糕的讯号。随着原奶出口国与消费国之间减税的减免,中国乳业从去年到今年风风火火的冲向澳大利亚,抵不上一个TPP协议政策之减免,再也无法与TPP成员国的公司愉快的对战了。
TPP最关键的地方是关税取消,其中现在已经加入的国家,美国、新西兰和澳大利亚,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奶生产国。而周边的国家,像日本,是中国婴幼儿奶粉重要的进口国。这个奶源贫乏的国家,将因为加入TPP,进口奶源没了关税的阻碍,成本更有优势,甚至可以对中国乳业市场举起价格屠刀。
看了这么多悲观的消息,肯定有人会说,国内的乳业三巨头伊利蒙牛光明他们也一定会在国际乳品贸易竞争中一败涂地吧?其实说这话人一定没有提前做好功课,其实三巨头还真没把TPP放在眼里,这是为什么呢?
传送门:
2010年,光明乳业3.82亿元收购新西兰乳业新莱特51%股份。
2014年11月20日,伊利股份宣布,伊利将在新西兰投资新建奶粉、液奶、奶粉包装及生牛乳深加工等四个项目,项目投资总额为20亿元人民币。加上之前已在新西兰奶粉工厂12.19亿元的投资,伊利股份累计将在新西兰投资30多亿元。
2014年11月21日,蒙牛乳业宣布与新西兰合作伙伴鹏欣和Miraka合作,计划在奶源和乳制品加工领域开展合作。不仅如此,蒙牛旗下雅士利国际与奥克兰大学研发机构UniServices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婴幼儿、孕妇营养方面,婴幼儿成长等领域的研究开发工作。同时,位于Waikato(新西兰北岛怀卡托)的海外生产基地,投资2.2亿纽币,将于2015年全面量产,预计年产婴幼儿奶粉5万吨。
看到这些大家其实已经明白了,在TPP拒绝中国加入的前提下,中国的广大乳企要想愉快的冲出国门走向世界就应该尽快布局乳品上游产业的关键一环,也就是投资并购海外牧场和农场。但是重要的是,巨头毕竟是少数,大部分的乳企并没有像巨头那样的资金实力和人才储备,却又想走出去,这需要求助专业机构的帮助,也需要企业做好事前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