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首页 招商头条 行情动态 企业报道 成功合作 产品资讯 市场分析 奶粉资讯 辅食资讯 展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孕婴童新闻中心 > 行情动态 > 奶粉“品牌自宫”几乎无人能免

奶粉“品牌自宫”几乎无人能免

2015/12/14 14:29:25

国产、进口,几乎无人幸免

知情人士表示,品牌大幅减少已是不争的事实,不仅国产品牌受到影响,对进口奶粉的影响也特别大。

目前市场有2500-2600个品牌,有的一个大品牌下有很多系列品牌,而同一个品牌下面又有很多子系列,按系列产品计算少说也有4000个,最后只能剩下1000多个品牌,有超过1500多个品牌被淘汰出局,很多是渠道定制的品牌。

除了国内的品牌面临大洗牌外,国外的奶粉品牌同样遭遇史上最严厉的政策调整,很多品牌由于是境外的工厂代工,新政将使很多品牌面临没有生产厂能为其代工的局面。

因为国家质检总局制定的《进口婴幼儿配方乳粉配方注册管理办法》虽然并未规定进口奶粉生产厂注册配方的数量,但业界普遍认为,一个加工厂的注册配方应该不会比国产奶粉厂多,原则上不会超过5个,那么这就意味着很多进口奶粉将不能由代工厂生产。

目前从国外代工进入中国市场的牌子有200多家,最早执行政策的是新西兰,现在在中国市场还剩10多个品牌,澳大利亚还剩下的不到20个。而欧洲进入中国市场的品牌最多,其中荷兰有40多个,爱尔兰有30多个,德国、法国、西班牙等加起来也有40多个,目前欧洲是代工品牌最乱的区域,有100多个品牌进入中国市场。

业内人士表示,新西兰的善腾过去代工的品牌有50-60个,后被达能收购后,这些代工品牌的产品都不再生产。

澳大利亚的塔图拉、荷兰海普诺凯、瑞士的赫尔达夫等工厂都代工了很多品牌,这些工厂都正在减少代工品牌的生产,一般会保留3-4个品牌,有些代工厂今年下单的品牌还在生产,明年的不再接单。

目前,有100多个品牌因明年将找不到代工厂,而不得不甩货准备离场。

寡头竞争后,价格也涨不回来了

君乐宝乳业有限公司奶粉事业部总经理刘森淼认为,国内奶粉市场的需求为每年70万吨左右,新政出台后产,整体产量仍能保持在200多万吨,在供大于求的前提下,价格会往低走。

因此,有业内人士认为,大甩货将持续到明年底,到明年下半年甩货现象才会趋稳。

降库存是目前行业面临的的问题,对于特别旧的货,甩得尤其厉害,甚至是不择手段,这样做的原因是他们不再想继续经营了,不然如此低的价格就把市场砸烂了。

随着甩货力度加大,很多品牌将退出市场,行业集中度将会提高,一些杂小品牌将被清理出局,行业出现几大寡头竞争局面。

寡头竞争格局形成后会,价格会重新涨回来吗?

刘森淼认为,由于跨境电商、自贸区等奶粉产品价格较低,市场并未形成涨价条件,过去靠炒作概念抬高奶粉价格的局面已经结束。

业内人士认为,政策的出台从长远来看是有利于行业发展,但对行业震动太大。如果通过市场的手段去调整,这个过程将会更长一些,但通过产业政策调整,可使原来缓慢的进展变成突变式发展,进而加速整合进程。

奶粉新政影响不仅是乳企品牌的多寡还会间接营销婴童门店渠道的销售,很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打折、促销、甩货。

1.确实库存比较大。

如素加推出买一赠一。

2.定制品牌在抛货。

如母婴连锁店担心一些定制品牌今后会在新政中整合出局,所以对雅士利、贝因美的定制产品甩货,原来卖200多元,现在只卖100多元。

3.在国外的OEM品牌代工厂不再为某些进口品牌代工。

澳大利亚的澳亨,原来在荷兰和丹麦代工的二三十个品牌都因为这个原因,抛货后只能退出市场,对欧洲进口品牌影响比较大。

4.进口品牌销售业绩不佳。

南美的善可、瑞士的宾博、日本的和光堂都因销售不佳导致产品积压,目前都在打折促销,原价300多元的产品,甩货价格在100多元。

知情人士透露,某奶粉企业甚至把几万罐临近保质期的奶粉卖给了饲料厂,用来喂鱼,售价从2元到4元不等。

即使这样也比销毁好很多,原因是过了保质期工商局查得比较严,如果销毁还要给环保部门上交环保费,特别麻烦,低价处理也是无奈之举。

对于目前库存产品的数量,多位业内分析人士表示,保守估计近百亿元,最低也不少于几十亿元,目前市场上定制奶粉品牌有1500多个,按照3万罐起订量来算,至少有4500万罐,按每罐原价200元计算,约有90亿元的库存。

如此巨大的库存数量只能通过低价促销甩货来解决,市场将会进行最剧烈的一次洗牌,对整个行业的震动不亚于三聚氰胺事件。

编辑:小高 标签:奶粉品牌 奶粉甩货
火爆婴童网微信小程序码 火爆婴童网微信公众号

最新行业动态

点击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