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婴童产业研究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母婴童市场达到2万亿元的规模,至2018年母婴童市场规模将达到3万亿元,未来三年复合增速达14.5%。这个涉及孕产妇及0-12岁婴童衣、食、住、行、用、娱乐、教育等11大行业50多个子行业的万亿级市场已经进入高增速时代。
于是,母婴童市场风起云涌,各路豪杰早就闻讯而动,纷纷加入3万亿市场的抢食大战:
路人马是母婴童市场的“原住民”,即传统母婴童企业。作为原住民,他们具有先入优势与产业沉淀优势,但面临的问题是传统思维与模式成为应对新时代、新挑战的包袱,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第二路人马是资本扶植的野蛮生长的垂直型、社交型互联网电商企业,例如宝宝树、辣妈宝、蜜芽、贝贝等母婴童电商平台。他们天生具有互联网思维,玩的是“羊毛出在狗身上猪来买单”的游戏;他们有钱任性,高举高打,烧钱不手软,不断以规模扩大市场影响,又以市场估值去拉动融资发展。
第三路人马是来自成熟的综合电商平台的跨界打劫,例如天猫、京东、唯品会、1号店、聚美优品等母婴频道。他们的优势是已经成为知名的网购平台,拥有超级的流量与成熟消费者,平台运营成本与流量转化成本比很多新崛起的垂直平台更优势;他们同时也有自己的劣势,例如平台的频道太多,容易分散消费注意力,缺乏重度垂直的专业服务与社交互动。
看着充满“钱途”的市场,这几路人马正在明争暗夺。究竟是谁会牺牲在路上,又是谁能够到达胜利的终点,最终成功地瓜分到一块大蛋糕?我们很好奇这个答案,但是在那之前母婴童市场的演变与趋势更值得我们关注。
江湖风云,唯有顺风势而为者,才有机会叱咤风云。
股风势:第四波婴儿出生潮及二胎政策给母婴童行业带来巨大人口红利
我国出现过三次婴儿出生大潮,分别是1949-1955年、1962-1970年以及1985-1997年。在第三次婴儿出生大潮期间,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数据显示,1985-1997年每年新出生婴儿数量均超过2000万人。而1985-1997年这波婴儿潮出生的新生儿,现在正已经或逐步进入到20-30岁的生育旺盛期,在这样大的育龄人群基数上,我国正在迎来建国后的第四波婴儿出生潮,再加上二胎生育政策全面开放,预计在未来的5-10年,中国每年的新生儿出生数量会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根据易观智库·国家统计局预测到2018年新生儿数量可能达到1808万人。这意味着,母婴童行业正在迎来一个巨大的人口红利增长期。
第二股风势:移动互联网普及让母婴童网络零售市场进入高速增长的态势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成熟,大量孕婴工具和母婴社区成为年轻父母获取孕婴知识的主要来源,而移动电商解决了当代年轻人在碎片化时间购物的需求。
有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母婴用品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达到2194亿元人民币,相比2014年增长39.9%。未来随着用户消费习惯的进一步迁移,母婴用品网络零售市场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预计到2018中国母婴用品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将达到4944亿元人民币。
第三股风势:新生代父母消费理念升级引发母婴童行业的大洗牌升级
新生代父母以85后、90后为主力军,他们追求个性、时尚、极致体验的高品质生活,他们的育儿方式和母婴用品消费模式将会呈现新的变化;他们是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对互联网依赖程度高,网络已经成为获取信息与购物的首选方式……
用户需求伴随时代发展和新生代父母理念升级,正在向着深层次多元化发展。而伴随这波消费升级,传统母婴行业必将迎来一场大洗牌,品牌企业也必将面临重新占位的大调整。天进品牌营销顾问机构分析,一部分有实力又能够敏锐把握大势的龙头企业有可能成为整合产业链的连接者,一部分有特色或竞争优势的企业则可能通过O2O或资本运作等创新商业模式实现从品牌层面跳出来,而至于大部分同质化的中小企业,终将可能是被洗牌或被整合的对象。
此刻的你,究竟是站在哪一个梯队?未来的你,又想站在哪一个梯队?你是否有能力顺利地到达想要的未来?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面对新的趋势、机遇与挑战,母婴童企业应该如何聚焦、布局、谋划3万亿元市场的趋势与战略:
1、聚焦智能、健康、益智、陪伴、互动类产品与服务,这是未来切割利润的产品方向。
为什么这么说?
我们进一步分析年轻父母具有哪些显著的特征。
首先,作为年轻父母的主力军80后90后,大部分受过高等教育,拥有较高的文化水平与经济能力,他们对于育儿成长会有更高的期待,全面的、精致的育儿方式可能会成为他们的首选,因而基于婴幼儿身心健康成长所研发的各种健康、智能、益智、陪伴类产品与服务更容易得到他们的青睐。
其次,现在的年轻父母原本就是智能产品的主力消费人群,他们推崇时尚,追求高科技,对新颖独特的智能产品十分热衷,对于缺乏育儿经验的年轻爸妈来说,智能配奶机、智能体温计、智能纸尿裤等带娃工具必然是深受欢迎。智能母婴产品不仅可以轻松帮助他们解决日常的育儿问题,同时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在微博、微信、QQ等社交平台随意分享记录宝宝的动态信息,满足了年轻父母想在网络世界去分享与交流的心理需求。
例如,智能奶嘴,是一个真正的奶嘴,同时也是一个精准的体温计,在奶嘴部位上围绕了一个内置的继电器,这能够很准确地测出小孩的舌温;智能奶瓶,这是一个内置先进传感器和蓝牙连接的奶瓶,帮小孩喂食的爸妈可以通过手机查看溶液的重量、喂食的记录等等内容,喂食过程中,如果奶瓶位置过高,它还会发出提醒,让爸妈更恰当地给小孩喂食;还有婴儿哭声分析仪,可以根据宝宝哭声的频率、强度、节奏以及能量的使用,将其过滤成音波进行分析,然后给出及时准确的判断:宝宝到底是饿了?还是累了?或者无聊、不舒服、害怕?还有智能玩具,比如互动电子宠物狗,它拥有电动关节和传感器,能检测来自外界的目标、动作和触摸,能听从命令做出相应的动作,主动和你握手、玩球、像真正的狗狗一样跟着你,可以是小孩最好的陪伴玩具或伙伴……
因此,天进品牌营销顾问机构判断,智能、健康、益智、陪伴、互动类产品与服务将会是母婴童行业下一波增长高峰。越来越多母婴童企业开始聚焦智能产品,逐渐渗透到喂、哄、换、测、陪伴等诸多带娃环节当中与婴幼儿教育当中。
2、创新品牌规划模式,品牌+O2O将是母婴童企业实现超越发展的一对翅膀
一方面,母婴童行业涉及奶粉、纸尿裤、童装、童车等50多个子行业,大多数行业仍处于杂而乱的市场格局,品牌占位还没有定局,寡头企业远没有形成,一些有实力、或有特色、或有竞争力的二三线母婴童品牌企业仍然有超越的机会。
另一方面,随着市场逐渐走向成熟,消费者对于品牌的认知具有累积效应,而消费者支付能力的提升,对品牌的消费偏好会逐渐增加。根据最新母婴消费者行为调查,85.9%的家庭购买母婴用品时会首先考虑品牌。具有丰富行业经验、品牌认知度很高的婴幼儿用品品牌将会获益更多,未来品牌效应会愈加凸显。
因此,品牌将会是众多母婴童企业想要实现超越发展的必经之路。
那么品牌要怎么去塑造?
早期的品牌企业可能是通过广告的投放、营销活动等获得一定的品牌提升。但现如今,新的环境、新消费群体与新商业形态,催生出很多新的元素、新的物种、新的工具与新的游戏规则,品牌塑造的协作系统演变成更加复杂的多元化综合系统,这就需要我们创新品牌规划模式,才有可能实现品牌的超越与腾飞。
天进品牌营销顾问机构认为,在新商业形态下,商业价值链正在重构,品牌+O2O将是母婴童企业实现超越发展的一对翅膀。以品牌为切入点,构建O2O系统。这是一个生态圈系统,企业除了解决品牌定位的问题,还要进入生态圈经营。在这个圈里面,我们要规划好生态圈成员、互动方式、入口途径、粉丝对象、产品与服务、引流工具、赢利模式、众筹模式、引爆点等等新元素与新手段。例如,提供什么有特色的产品和服务,让消费者在体验中感觉是便利的;如何跟粉丝互动?大数据的经营和沉淀更是值得企业深度开发的市场,我们跟客户之间,不是一次性的买卖,而是一辈子的关联。我们认为,随着母婴行业深度发展,社区化、口碑传播、粉丝经营将成为母婴O2O发展的重要突破,同时产品、服务、物流、支付等环节的产业链整合,也必将导致母婴行业O2O发展浪潮中大体量龙头公司的诞生。
而O2O的形式,是以企业自建为主,还是以整合第三方渠道为主,又或者是加入别人的O2O平台,这需要在规划的时候综合考量企业的情况做出最佳的决策。
3、布局入口战略,社群、社区、IP、场景体验等社交入口将会带来巨大的市场效益
移动互联网就像一股龙卷风,在母婴童这片海域掀起了惊涛骇浪!
移动互联网塑造了全新的社会生活形态,衣食住行、生活工作全部实现网络化、移动化与智能化的超级连接。现在,手机可以实现很多工作和生活场景,例如支付场景、购买场景、娱乐场景、建立社会关系场景等等,这种情况下整个社会的消费逻辑、消费场景与消费趋势都是在重新构建。这个时候传统模型已经行不通,这就是为什么传统企业需要转型的根本原因。有些传统企业老板甚至说:“我愿意把前半生的所有积累都仍进去,拼死一搏换取互联网转型成功。”
再看,我们的用户又发生了哪些变化?一方面,他们越来越习惯在线上社群、社交论坛获得孕婴知识、育儿知识、产品信息,并且会受这些知识与信息的影响,作出购买决策;另一方面,他们也越来越重视线下的体验服务,线下不再仅仅是他们购买产品的渠道,而是他们获得优质服务的体验场所,包括产品体验,包括母婴医疗、亲子游乐、交流互动等服务。未来,用户口碑深度影响母婴用户消费决策,建立良好的口碑信任度至关重要。这要求我们的母婴童企业要有社群、社区的经营思维,用社群或社区的概念把用户与粉丝圈养起来,从而深度去影响用户的消费选择。根据最新母婴消费者行为调查,有超过53%的消费者倾向于购买有经验的朋友推荐的产品或或者自己给宝宝试用过的产品。
可见,妈妈用户是具有天然社群属性。
未来是入口者为王,社群、社群、IP、场景等多元化入口将是母婴童市场的重要入口。因此打造专属用户圈,引爆社群/社区营销应该作为母婴童企业的重要营销战略。
4、从资本投资热到资本并购上市,母婴童市场的资本运作大幕才刚刚拉开
这是一个资本推动的新商业时代,资本的繁荣与到来超乎我们想象。母婴童作为正在迎来高速增长的巨大产业,注定是备受资本关注。传统的母婴童企业,不管你们愿意与不愿意,资本强势加入战局,将会让你们没有退路。
根据市场公开信息整理最全2015年母婴行业投融资报告,2015年母婴行业相关投融资项目共130起,平均每个月近11起。有人说,资本投入的钱主要集中在互联网概念的创业项目,传统母婴童企业受资本运作影响还比较小。这是狭隘的看法,并没有看到深层次的全局影响。资本扶持的母婴童互联网项目,大多是基于母婴童产业链的整合者,它们每一步动作都是在颠覆传统的母婴童市场格局,重新切割、分配母婴童市场的利润链条。传统母婴童企业走到一定阶段,如果不借助资本运作的力量,它能够实现在行业竞争中超越发展或脱颖而出吗?答案是显而易见。市场竞争的残酷就在于不是你想偏安于一隅就可以偏安于一隅。
实际上,近年来中国婴童市场投资并购活跃,例如:2012年苏宁出资6600万美元或等值人民币收购红孩子公司,承接红孩子、缤购两大品牌及其公司的资产、业务,并全面升级苏宁易购母婴、化妆品频道的运营;2013年上海英伦宝贝儿童用品有限公司也并购了荷兰高端婴童品牌Lollipop;2014年好孩子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宣布以1.4亿美金全资并购美国百年儿童品牌Evenflo;2015年辣妈帮已经全资收购荷花亲子……
在越来越开放、活跃的资本市场,传统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借助资本力量与运作去布局、整合市场会越来越频繁。而有特色或独特竞争优势中小企业,则有机会通过新三板挂牌、资本众筹获得资本扶持,从而实现企业与品牌的发展与壮大。而没有竞争力的同质化企业则可能沦于大洗牌当中……
这是一场看不到结局的竞争,只有不断的演绎与升级,最终无论哪一路人马,在抢食3万亿市场的过程中,可能是坚持“品牌+O2O+市值管理”思维去规划战略与发展的企业,才有可能持续地抢到尽可能多的市场蛋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