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立木信息咨询发布的《中国辅食市场运营态势及投资策略报告(2017版)》显示:目前中国辅食市场上销售的辅食品牌不下500个。其中,亨氏的市场占比,为30%左右;排名第二的贝因美市场份额为20%左右;排名第三的则是雀巢,占15%左右,市场份额排名前三名的合计占比65%,CR10(Top10品牌市场集中度)超过了80%,而且仍在保持逐步提升。
报告预测,全面“二孩”政策带来的辅食需求有望带来每年百亿元以上的市场空间--考虑婴幼儿从6个月-1岁的喂养需求,则未来4年新增的辅食需求空间为57亿元、121亿元、103亿元、97亿元,预计辅食市场2016~2019年增速分别为63.1%、43.5%、1.9%、4.2%.短期内中国辅食市场仍将保持快速增长趋势,并且将吸引大量企业进入。
该报告指出,辅食之所以形成了品牌众多但市场集中度高的现状,主要原因是中国消费者育儿观念的变化和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中国提倡优生优育,消费者更愿意给孩子提供有质量保证的产品,会首选更放心的知名品牌。
如果对辅食产品结构进行划分,可以大致分为三类:一是以米粉和面条为主的饱腹类辅食;二是以饼干为主的副食品类辅食;三是以果泥和菜泥为主的佐餐辅食。目前,婴幼儿营养米粉是辅食的主要消费品类,近两年发展十分迅猛。
从目前数据来看,米粉几乎占到了整个辅食消费市场一半的规模,其他品类辅食看上去相对弱势很多,这是因为中国辅食真正发展的时间只有10年左右,还处于市场发展初期,消费者对辅食消费还有一个认知的过程。如果按照欧、美等发达国家辅食消费结构,三类辅食消费的比例大致为4∶4∶2,这意味着未来副食品类辅食的规模同样巨大。饱腹类辅食消费者人群为6个月至2岁的宝宝,而副食品类辅食则可从6个月跨度到6岁,该品类的消费者人群数量远远超过饱腹类辅食,有望成为辅食市场下一个快速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