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件允许的宝妈都会给自己的宝宝喂母乳,母乳是新生婴儿最佳的营养来源。母乳喂养能促进母婴健康。现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复习,就母乳喂养对母婴健康的近期和远期影响作一概述。
1、母乳喂养对新生儿的保护作用
母乳喂养可降低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的发生率。Sullivan等的研究结果显示,与配方奶喂养的早产儿比较,纯母乳喂养可使早产儿NEC发生率降低50%,需要手术治疗的NEC发病风险降低90%。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中母乳喂养的新生儿迟发性败血症(late-onset sepsis,LOS)发生率低,达到全胃changdao内喂养时间早,住院时间短,花费少。研究显示,与配方奶喂养婴儿比较,纯母乳喂养或以母乳为主[母乳≥50 ml/(kg·d),约是全部奶量的1/3]的婴儿的NEC和LOS的发生率显著降低,并且住院时间缩短。
母乳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改善早产儿的视觉功能,降低早产儿视网膜病(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的发生率。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排除其他混杂因素后,极低出生体重儿中,母乳喂养者ROP的发生率明显低于纯配方奶喂养者,并且以母乳喂养为主的婴儿很少发生严重的ROP。
母乳的抗氧化作用可减少NICU新生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的发生率。Schanler等的研究显示,无论是挤压母乳喂养(expressed breast milk,EBM),还是捐赠母乳喂养(donor breast milk,DBM),NICU新生儿BPD发生率均显著低于配方奶喂养新生儿。
母乳喂养能显著降低NEC、LOS、ROP及BPD的发生率或严重程度,因此,在NICU中积极尽早地给予母乳喂养,对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及婴儿死亡率有重要意义。Bartick和Reinhold的研究显示,美国如果有90%母亲坚持纯母乳喂养至6个月,每年可节约130亿美元的医疗费用。
2、母乳喂养促进婴幼儿体格生长与智能发育
母乳喂养有利于促进婴幼儿体格生长,虽然母乳喂养婴儿12月龄时的身高低于配方奶喂养婴儿,但是这种差距并不持续存在。Martin等的研究发现,母乳喂养婴儿其儿童期和成年期的身高高于配方奶喂养婴儿,男童之间的身高差别可达0.20个标准差,女童可达0.14个标准差。
3、母乳喂养与儿童感染性疾病guomi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
母乳喂养可减少儿童感染性疾病的发生。Ip等研究发现,与配方奶喂养婴儿相比,纯母乳喂养超过4个月的婴儿,需住院治疗的下呼吸道感染的风险可降低72%;母乳喂养婴儿(包括混合喂养、纯母乳喂养)中耳炎发生率可下降23%,且纯母乳喂养超过3个月的婴儿,其发生中耳炎的风险可下降50%。Chantry等研究显示,与纯母乳喂养4~6个月的婴儿相比,纯母乳喂养超过6个月的婴儿,其肺炎及反复发作的中耳炎的发病风险均下降77%。以上研究表明,母乳喂养可以显著降低婴幼儿呼吸道感染及中耳炎的发生,且与母乳喂养持续的时间呈剂量效应关系,纯母乳喂养的这种保护作用尤为突出。母乳喂养可使婴幼儿非特异性胃changdao感染下降64%,且这种保护作用可持续至母乳中断后2个月]。
纯母乳喂养3~4个月,对降低婴儿哮喘、特异性皮炎、湿疹的发生率具有积极作用,在普通人群中纯母乳喂养可降低其27%的发生率,在有阳性家族史的婴儿中可降低42%的发生率。
4、母乳喂养与儿童及成年期疾病
母乳喂养能显著降低婴儿肥胖症发生率。McCrory和Layte也得出了类似结果,他们通过回顾7798例 9岁儿童的母乳喂养资料及同期的体重测量数值,考察母乳喂养和体重之间的关系,在控制混杂因子后,多变量分析结果显示,母乳喂养至13~25周的儿童9岁时肥胖风险降低38%,母乳喂养至26周及以上的儿童9岁时肥胖风险降低51%,并且母乳喂养超过4周时呈现出剂量效应关系。
1型糖尿病的发生可能与婴儿暴露于牛奶的β-乳球蛋白有关,其机制是β-乳球蛋白可诱发免疫介导的胰腺β细胞受损。纯母乳喂养至3个月以上的婴儿,可能因为避免了早期接触牛奶蛋白,1型糖尿病的发生率可降低30%。母乳喂养婴儿2型糖尿病的发生率可降低40%,这可能是由于母乳喂养控制体重与摄入的自我调节的长期作用结果。
母乳喂养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Arslanoglu等研究发现,母乳喂养组早产儿在13~16岁时的血压值显著低于配方奶喂养组。且母乳喂养量与血压值呈负相关,即母乳喂养量越大,血压值越低。另有研究显示,母乳喂养与成年期高水平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正相关。
母乳喂养对预防婴儿罹患肿瘤具有积极影响。母乳喂养6个月及以上的婴儿,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发病风险降低20%,急性髓细胞样白血病发病风险降低15%。母乳喂养低于6个月同样具有这种保护作用,但作用稍弱,分别约为12%和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