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今年进口婴幼儿配方奶粉关税下调之后,明年零售婴幼儿进口奶粉关税还要下调。财政部发布《2014年关税实施方案》,其中供婴幼儿食用的零售包装配方奶粉暂定税率为5%对于婴幼儿奶粉进口关税的下调,业内人士反应很是平静,关税仅占婴幼儿奶粉成本的很小一部分,单纯降低关税并不能改善目前国内奶粉市场格局。
根据《2014年关税实施方案》,自2014年1月1日起,我国将对767项进口商品实施低于最惠国税率的年度进口暂定税率,平均优惠幅度达60%。而在此次被调整关税的项目中,与大众消费相关的部分婴幼儿奶粉、护肤品等商品较受关注。据《方案》介绍,部分婴幼儿奶粉、护肤品等进口商品暂定税率与2013年相比没有发生太大变化。其中,乳蛋白部分水解配方、乳蛋白深度水解配方、氨基酸配方、无乳糖配方特殊婴幼儿奶粉2014年暂定税率为5%,比最惠国税率的20%下调了75%。
此前,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综合统计司司长郑跃声表示,近年来随着国内消费的不断增长,我国进口奶粉的规模在持续扩大。今年上半年,我国进口奶粉44.5万吨,增加了24.8%。
减税难改奶粉市场格局
据悉,相对于2013年年初的关税调整方案,2014年的方案新增了供婴幼儿食用的零售包装配方奶粉的暂定税率为5%,比最惠国税率的15%下调了67%。尽管“减税”力度较大,但业内却对此消息不太感冒。那么消费者所期待的“平民价”洋奶粉是否会成为现实?
“在婴幼儿配方奶粉的成本构成当中,关税顶多占到7%,所以关税对于洋奶粉的市场售价影响不会太大。”岛城一家奶粉生产企业市场部负责人说,洋奶粉价格之所以居高不下,不是因为关税因素,更不是因为国外奶粉生产成本高于国内,主要还是渠道的问题。据这名负责人介绍,洋奶粉进入国内市场,要先后经历总经销、分销商、代理商、门店商以及销售员的层层环节加价,而在利润决定成本的市场规则之下,洋奶粉的多环节渠道必然导致“贵族价”。
与之相对,国产奶粉的渠道更为通畅,环节成本较低,所以价格也比洋奶粉便宜一大截。但由于国内消费者对于进口奶粉的需求非常旺盛,在强大刚需的支持下,原本处于竞争劣势的多环节流通渠道却成为了“通途”。不过,上述负责人表示,此次关税调整力度较大,也显示出国家对于进口奶粉的重新认识,“在2013年之前,进口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关税是20%,而现在只有5%,这说明进口婴幼儿配方奶粉已不再被当做奢侈品,而成为了普通家庭的生活必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