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奶粉价格普遍高于国产奶粉,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然后自今年1月份以来相继曝光了育婴博士、善臣、荷兰朵等一系列假洋品牌,引起了消费者的强烈不满和质疑。为此,国家对贴牌行为重拳出击,严厉打击贴牌行为。
国家食药监总局12月3日在其官网发布了《关于禁止以委托、贴牌、分装等方式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的公告》,进一步对贴牌做出明确规定,要求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企业不得接受其他单位和个人委托生产婴幼儿配方奶粉;不得为其他品牌持有人或代理人生产婴幼儿配方奶粉,不得冒用他人品牌和包装生产婴幼儿配方奶粉;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企业不得使用相同的原料、辅料构成的同一种配方,生产不同产品名称的婴幼儿配方奶粉。
据西部乳业发展协作会秘书长王伟民透露,现在已经有一些贴牌企业采取了和生产企业合作的方式,将自己所拥有的产品商标转让给了生产企业。当然,监管部门也考虑到了这个问题,规定一个产品配方只能生产一个产品,产品的配方要备案。国家希望通过这样的手段来减少产品的数量、监控产品质量。
有媒体报道称,国内现有约8800种婴幼儿奶粉产品,但婴幼儿配方奶粉的配方,却远没有8800种之多。
乳业资深人士王丁棉认为,新政要求不能以同一种配方生产不同产品,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奶粉企业同一配方,换个包装、名称就涨价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