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国内乳制品行业发生诸多大事,尤其是洋奶粉品牌。从1月起,新西兰奶粉检出二聚氰胺。3月,媒体曝光号称荷兰进口的美素丽儿奶粉涉嫌系苏州一公司非法生产。8月全球乳企新西兰恒天然公司自曝产品中含有肉毒杆菌,虽然只是乌龙事件,但影响巨大。而且育婴博士、善臣、荷兰朵等一系列品牌相继被曝出是贴牌生产,属假洋品牌,更是一片哗然。备受家长们宠爱的洋奶粉屡屡出现问题,引发了消费者的担忧。而在新的管理模式下,这一隐患有望被消除。
国家质检总局进出口食品安全局副局长林伟在加强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工作媒体座谈会上介绍说,《进出口乳品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已于5月1日正式实施,从制度上进一步规范了进口乳制品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工作。一方面明确进口乳品经营企业负首责,对进口产品进行自检,保障进口婴幼儿配方奶粉符合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另一方面突出了全过程监管理念,从出口产品准入、境外企业注册、进出口商备案、口岸检验到建立进口记录和产品追溯等各个环节进行全过程监管。
9月27日,国家质检总局在其网站发布了《关于加强进口婴幼儿配方乳粉管理的公告》,要求自2014年4月1日起,进口婴幼儿配方奶粉的中文标签必须在入境前已直接印制在最小销售包装上,不得在境内加贴;产品包装上无中文标签或者中文标签不符合中国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一律按不合格产品做退货或销毁处理。
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加大了对乳制品的监管力度,确保了产品的质量安全。自9月份颁布至今,虽未正式实施,但已经取得了明显效果,奶粉行业正在朝着正常、有序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