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孕婴童市场的不断成熟,婴童企业间的竞争也在不断加剧,优胜略汰这一法则正在婴童市场悄无声息的上演。为了在市场上长久立足,各大婴童企业们也费尽心思使出各种杀手锏来抢占先机。作为我国童装企业的主要聚集地之一,泉州地区的童装生产企业间的竞争显得尤为突出。
“二胎经济”引关注或存风险
童装市场的发展潜力,让更多的投资者关注投身到这个朝阳产业中。每年崛起或退出的童装品牌不计其数,这也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行业中存在的强劲市场竞争力。而“单独二胎”政策放开,在童装领域究竟将释放多大市场空间?
格林童装副总陈国成表示,尽管乐观者居多,但仍需关注风险。“如果说马上见效,那就太乐观了,产生的利好是有限的,并不会马上带来‘春天’,童装市场的竞争还是很激烈的。”针对这次“二胎经济”,亦有分析师直言,由于生育成本的增加,多少人能决心孕育二胎还是未知数。因此,众人预料的“二胎经济”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童装“掘金热”的背后,童装市场本身不同于成人服装市场的特点,也将对企业的进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泉州嘉利儿童用品有限公司国内业务部部门经理蔡明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是行业的进入者虽多,但是占有优势市场地位、拥有很高声誉的强势者很少;另一方面行业规范不健全,信息传播渠道广泛,一旦企业形象受损后对整个企业的发展势必受损;同时,模仿跟进者多,自主创新者少,同质产品多;另外,零售商规模越来越大,品牌商进入的门槛条件则越来越高。”
童装质量与设计是关键
博士屋儿童用品有限公司运营总监赵壮对蓬勃的童装市场信心十足,但历经童装市场风雨洗礼的他,深谙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及可能的困境所在。他清楚地看到,在中国童装市场,除了少数品牌稍有知名度外,行业充斥了不少低价货、无品牌个性的三流杂牌。
如今的童装市场买单的是时尚潮流的80后父母,消费的则是成长中宝宝。而80后父母目前在购买儿童用品的时候大多更追求大品牌、高质量,针对这一市场需求,婴童用品的品牌文化建设及品质的提升就显得颇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