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婴童用品产业近几年开始成为关注的热点,据有关数据表明,婴童产业每年有5000亿市场规模,涵盖了孕产、
婴幼奶粉、食品、洗护、餐具、
童装、玩具、亲子服务、早教等各个行业,这么大的婴童市场,大家耳熟能详的中国婴童品牌依然是凤毛麟角。
是什么阻碍了中国婴童企业的品牌成长呢?据有关调研和分析,认为成功的品牌必须是由消费者、厂家、政府、媒体等诸多因素共同关注和努力的结果,目前婴童企业的品牌阻力也来源于这四个大环境带来的合力。
不成熟的婴童消费群
虽然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但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仍然在为生计忙碌,就算刚脱贫,对消费品的选择还是以健康、实用为主要出发点,在品质说得过去、外观紧追潮流的前提下,绝大多数的中国消费者宁愿放弃价格高昂的知名品牌。
中国是个很有生产能力的国家,中国的企业在为国外婴童品牌生产各种童装、玩具、童车的过程中,也积累了丰富的产品生产经验。当这些企业成产的产品销往内地,在大多数消费者还没有形成强烈的品牌偏好的时候,就决定了这些企业把运营重点放在销量和渠道上,而不是放在塑造品牌上。
缺乏品牌意识的婴童厂商
中国的婴童企业不乏上规模的、不乏有生产能力的、不乏有成熟渠道的,但这些企业的品牌建设工作却一直停滞不前,根据有关调研,中国的婴童企业大部分还没有专门的市场推广部门或者品牌管理部门,很多是由老板亲自兼顾,或者由销售主管负责品牌推广,这和品牌推广非常成功的汽车、IT、通信、互联网等行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些行业的企业在成立之初都会建立专门的品牌推广部门,甚至还要 请外脑——公关公司一起做企业的品牌推广工作。
如果说整个中国的品牌年龄目前处在不稳定而冲动的青春期,那么婴童产业的品牌年龄还处在莽撞的少年或者懵懂的童年,品牌人才的稀缺与企业对品牌建设的不重视,会让婴童企业坐失建立品牌基础的大好时光……
不规范的市场规则
一个中国品牌成长起来很不容易,婴童品牌亦然,然而这些刚刚成名的企业,面对的却是一个无序的、不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让刚刚成长起来的品牌举步维艰。
我们无意为一些夭折品牌鸣不平,却为这种不规范的竞争环境和监管规则造成的结果而惋惜,当我们听到一个品牌因质量问题被曝光而惊愕、而惶恐、而受伤的同时,不妨也为一个正在冉冉升起的中国品牌之星的陨落,扼腕悲痛一下吧!
亟待成熟的媒体环境
任何一个产业的迅猛发展都离不开媒体的参与,越来越多的营销案例表明,媒体在产业的发展中并不只起到推波助澜的辅助作用,很多时候来自众多媒体舆论的力量可以成就一个品牌,也可以颠覆一个品牌。
缺乏“媒体主张”,人云亦云的转载信息,不能挖掘企业的品牌价值,是目前婴童产业的媒体现状。中国成长观察是行业内的产业新闻类的资讯平台,并且推出深度聚焦、本期观察、成功故事、行业报告等原创类栏目,开放的企业新闻发布平台为会员提供了及时、丰富的理念营销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