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六月对华夏之地来说,不热也不冷,春的尾巴,夏的开始,阳光和煦,微风徐徐,可谓一年中最好的时节,然而,奶粉行业却没能在这风和日丽的时节谱写完美音谱。奶粉行业在今年的5~6月究竟发生了什么,你我共来一探究竟。
食品安全问题在中国是个大问题,它关系到中国14亿多人的健康,因而在每年的两会上,食品安全问题都会成为热点问题。食品安全问题中关于婴幼儿奶粉的安全、价格、企业发展等问题都成为大家关注度的焦点,在2014年的5、6月份奶粉行业的特大变化,对近几年蓬勃发展的奶粉行业来说,喜忧参半。
被业内人士称为婴幼儿奶粉行业“史上最严格门槛”的奶粉生产许可审查在5月底结束,这是婴幼儿奶粉行业一场发展与改革的较量,最终有败必有胜。国家权威部分公布了审查结果:重新获得许可证的有82家企业,未通过审查、延期审查和注销的企业有51家。这次审查首次参考引入药品管理办法,实行对婴幼儿配方乳粉覆盖生产全过程的质量安全控制,全面提升了我国婴幼儿乳粉的生产门槛。
中国的奶粉市场颇具竞争力,成为海内外奶粉厂商的必争之地,洋奶粉进军中国市场,国产奶粉强力出招。国产奶粉与洋奶粉的激烈竞争在今年5、6月份很好的呈现在价格战上,一些以高大上自居的品牌奶粉降价达25%,降幅的达三到五成。为什么中国奶粉行业的价格如此晴转多云?一方面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发改委曾专门针对乳粉企业的纵向价格垄断行为进行了调查,对疯涨的奶粉价格起到了很好的调控作用;另一方面,当代消费者的消费渠道发生了转变,更多的消费者转向网上购物,电商与实体店形成竞争,无形中导致奶粉价格的下跌。除此之外,进口奶粉原料大幅降价、厂商奶粉积压造成奶粉供过于求,长期以往,奶粉行业在今年5、6月爆发了价格战。
中国的奶粉行业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但所有的举措都是为了促进奶粉行业的良性发展。6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由工业部、信息化部等联合制定的《推动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兼并重组工作方案》,推动奶粉企业间的兼并重组,来改善国内婴幼儿奶粉的质量。此次兼并重组将从今年8月份开始,执行三步战略,最终优化国内品牌,提高婴幼儿奶粉的质量,做到宁缺毋滥。
最近,我国奶粉行业出现新动态,上海82家药店开售婴幼儿乳粉。在欧美发达国家,药房早已成为婴幼儿奶粉的销售主渠道,这次上海试点在药房开辟婴幼儿乳粉销售新渠道,有“提振国人对奶粉信心”的特殊含义。在某种程度上,婴幼儿奶粉进药店相应提高了婴幼儿奶粉进入市场的准入机制,也加强了对婴幼儿乳粉生产过程质量安全的监督与控制,能够全面提升我国婴幼儿乳粉的生产门槛,保障我国婴幼儿奶粉质量、品质更上新台阶。
中国奶粉行业的多事5、6月已经过去,无论是胜券在握,还是遗憾出局,中国的婴幼儿奶厂商都应把好质量关,为国人提供营养、安全、健康的产品,相信经过重组改革后的中国奶粉业必将燃起星星之火,朝着更稳健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