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2年以来,网购作为一种新型的购物模式被更多的人所追捧,在国内市场逐渐加剧,升温。与此同时网购包括的产品种类非常多而且比较全面,更引人注意的是婴幼儿奶粉在网上购买也成为了一种时尚和疯狂。进而专家就规范“网购”行为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进行分析。
一、网购的婴幼儿奶粉的主体人群
由于网购的简单便捷的支付手段和购买方式为技术支持,同时具备一定的外语交流能力。因此,在我国更多的80、90后的年轻群体出于盈利的目的加入了“网购”的大军。其主要需求的群体一方面是新生儿家庭组成,他们出于多种原因不愿意购买国产奶粉品牌或国内经营的进口奶粉品牌。另一方面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婴幼儿奶粉代购群体,他们采用网站订购、实体店购买等方式大批量购入海外生产的婴幼儿奶粉并转手卖给国内的需求者以牟利。淘宝网、京东商城及国际妈咪等购物网站已经成为他们主要的销售平台。
二、婴幼儿奶粉市场“网购”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
婴幼儿奶粉市场的“网购”现象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消费现象,是我国国产奶粉的低质量与居民日益提高的消费能力产生矛盾的必然结果。作为年轻的父母群体,国内的“80后”具备丰富的互联网知识、较高的外语水平以及先进的跨境支付手段,这为“海淘”现象的出现提供了技术保证。
三、“现象”现象带来的影响
国内消费者对“海淘”婴幼儿奶粉的热情日益高涨,2013年3月香港“限奶令”颁布后,国内对“海淘”奶粉的需求出现了巨大的缺口,中国消费者的购买能力让全世界的奶粉供应骤然紧张,造成了其它国家特别是欧洲国家奶粉生产的压力。除此之外,“海淘”现象还产生了其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1)网购消费者的权益无法得到保障从包装上看,国外的婴幼儿奶粉多为纸罐装,不适合进行国际长途货运。(2)其次,消费者难以享受海淘国家奶粉销售商的售后服务。(3)为我国海关带来沉重的清关压力“海淘”的婴幼儿奶粉一般以原装装箱方式通过国际邮政快递运抵我国境内,每个消费者一般一次购买1箱或2箱(海关规定每个包裹奶粉的净重控制5KG),由于收货地址非常分散,如此大的邮包入境量为我国各地的海关带来了沉重的清关压力。
四、规范婴幼儿奶粉“网购”行为的政策建议
尽管“网购”婴幼儿奶粉给我国乳业的整体发展、海关的管理及其它国家的市场秩序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但我们必须看到,婴幼儿奶粉“网购”现象的持续升温是消费者出于自身利益化的理性选择,是对国产婴幼儿奶粉产生不信任之后“用脚投票”的结果。因此,规范婴幼儿奶粉“网购”行为的政策“宜疏不宜堵”,在尊重消费者选择的同时,加强监管,提高国产婴幼儿奶粉的质量以改变消费者的选择偏好,将婴幼儿奶粉的“网购”规模限制在一个较为合理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