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的中国,
孕婴童行业刚刚起步,国内还很少有母婴用品店,
婴幼奶粉、奶瓶、
手推车……这些现在看来的常规产品,那时还是稀有产品。当时广州医院附近已有婴童店,但面积非常小,产品几乎都是香港货,没有规模化可言。但在这10年中,不少港台及国外的婴儿产品陆续进入中国,让我们中国的家长开始认识到了婴儿奶瓶、婴儿奶粉、婴儿米粉等产品,随着这些产品的进入,国内部分企业也开始了内销之路。
产品丰富的同时,渠道也在快速发展,京沪及各省会城市开始出现规模不大的宝宝店。但店面积大多在50平方米以内,并以夫妻店居多,当时虽然珠海爱婴岛已有2000平方米的店,但全国只此一家,整体产业并未形成规模。
2000年~2010年:产品、渠道快速扩张
这10年,是中国婴童产业腾飞的10年,产品、渠道快速扩张。
婴童店遍布全国一、二、三级城市,北京、上海、广东、江苏、四川、山东、湖南、浙江、河南、辽宁、新疆、福建较为成熟。
2008年始,1000平方米以上的婴童店成为主流,在各大城市竞相开幕。4000平方米的店也不少,旗下门店超过30家的连锁企业有20多家,部分婴童店已深入乡镇。大卖场、精品店、便利店、目录直销、网络直销多种营运模式并行。此时,亿元级婴童连锁达17家以上,最高达7亿,五家婴童连锁接受15亿以上风险投资。
商品方面,涵盖衣食住行用育乐,品牌众多,单参加2008年时尚育儿CBME孕婴童展的品牌就有753个,大部分厂家销售额逐年递增。渠道与产品空前繁荣。
2010年~2020年:连锁化更加明显
渠道方面,竞争更加激烈,连锁化更加明显。
婴童产业相比其他产业的低风险性,通过20年的发展,市场规模效应逐渐形成,会吸引许多外来行业资本的投入,加剧竞争。同时,连锁化也将更加明显,预计这10年中,销售过10亿的区域连锁将达40家左右,销售过百亿的全国连锁达10家左右,覆盖中国内地、东南亚、港台的连锁2家左右。
产品方面,优胜劣汰,产品定位从大和广至细而专,除了少数产品线齐全的国际大牌外,其他的产品将以细而专的市场定位赢取竞争中的一席之地。
虽然一二级城市竞争激烈,但随着国内经济水平的继续发展,三四级城市将成为婴童产业发展的生力军,市场潜力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