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由国家卫计委发布的新版《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新标准将正式实施。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对0至6个月婴儿配方食品中必需成分的含量值有明确规定,婴儿配方食品必须符合标准规定的含量要求。
该规定还指出,进口婴幼儿配方奶粉产品包装上要有中文标签,并且标签要符合我国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据了解,近段时间以来,国内外企业之间的博弈更加激烈。“淘汰、洗牌、清场,是国内婴幼儿奶粉市场的现状。”乳业专家宋亮分析道。
从当前市场状况来看,一方面,进口品牌都在进行终端促销,希望赶在7月1日前清理掉库存。另一方面,国产品牌欲借助这一契机,加大推新品的力度。
这可以看做是国产品牌发展的机遇。国内不少品牌也借助这一契机,推出高端产品,跟进口奶粉相抗衡。过去一段时间,蒙牛、圣元、雅士利等多个国内品牌先后推出针对高端市场的新品。
宋亮认为,无论是进口品牌还是本土品牌,都在经历一场激烈的价格战,而婴幼儿奶粉价格在未来一段时间持续下行。该规定生效后,一批不合规的进口婴幼儿奶粉将被清理出局,国产品牌迎来机遇和挑战。
他还表示,企业在低价常态下需要更多新的盈利增长点,找到新卖点或研发新技术来向市场推出高端新品。但是,这些新手段能否得到消费者认可还有待观察。
对企业来说,提供高品质产品是最好的提升竞争力的策略。面对日趋激烈的行业竞争,企业不能靠打价格战取得一时的效益,要致力于加强婴幼儿奶粉质量安全体系监控,研发更专业的核心营养配方,以此应对日趋白热化的市场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