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婴儿纸尿片为例,如果按照影响消费者对产品满意度的标注来考虑,品牌认同、产品真伪、不伤害宝宝皮肤、宝宝舒适度、吸湿能力、纸尿裤气味这六个因素中,哪一个的作用,哪一个作用最小?
日前,在《药店报》主办的《中国零售药店增量主题会–零售药店孕婴童体系构建与规划》现场,尼尔森快速消费品行业研究高级总监周凌卿做了一个现场调查,大部分连锁药店参会者认为“品牌认同”和“不伤害宝宝皮肤”这两个因素的作用,但真实结果却大出现场嘉宾意料。
因为根据尼尔森的市场调研显示,影响消费者对纸尿片满意度的六个因素,按作用从大到小的排序是:产品真伪、吸湿能力、纸尿裤气味、不伤宝宝皮肤、宝宝舒适度、品牌认同。这背后说明了两个问题:
其一,孕婴童商品的品牌认同感对家长人群的作用,并不如大家想象般那么大;
其二,很多药店经营者对孕婴童目标消费人群的真实需求,并不真的了解透彻。或许,这恰恰是目前药店在孕婴童模式上一直不温不火的重要原因。
事实上,比上述纸尿片调研更重要的问题是,虽然业内试点奶粉销售已有一些时日,并且都意识到二胎政策放开的利好,以及电商渠道的冲击,但还有很多问题亟需研究,例如新生父母人群的特点、网购人群与线下实体店消费者的差异等。
未来三四线城市的家长 “最舍得花钱”
据周凌卿介绍,中国经济正步入新常态,消费者从“会花钱”转为“花好钱”,例如在最近一个月,国内快销品消费增幅已经降到1%的低速增长,但是由于消费者为提高生活质量,以及电商发展、家长愿意为儿女花钱等因素的影响,所以社会零售消费总额仍保持超过10%的增速。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从不同年龄段分析国内消费者信心指数(详见表1),可以发现30-34岁和35-39岁两个年龄段的指数最高,分别达到111和113,而60-64岁年龄段的指数最低,只有102,其次是50-54岁和55-59岁两个年龄段人群,指数均为103。
表1:2015年二季度消费者信心指数
周凌卿分析认为,30-34岁与35-39岁两个年龄段涵盖了当前主要的父母人群,是消费的主力军,其次部分正处于25-29岁的80后与90后父母,也有较高的消费信心指数。
那么从区域来看,哪些家长的消费驱动力更强?周凌卿表示,如今正推进消费发展的中小城市值得关注,因为现有60%-70%奶粉消费发生在地级市以下级别城市。根据尼尔森数据显示,在1609个三四线城里,人口占全国总数的40%,GDP占42%,社会零售总额占35%,快销品贡献占21%。周凌卿认为,随着三四线城市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新生儿数量增加,当地母婴市场有巨大潜力。
母婴店购物频率高于网购
尼尔森数据预测,2020年中国的婴儿奶粉和纸尿片分别可达到1200亿及850亿的规模,从现有渠道来看,母婴店与电商仍然领跑。根据尼尔森2015年6月在线下监测的11个母婴品类(包括婴儿奶粉、婴儿尿布、婴儿食品、婴儿湿巾、婴儿营养食品、婴儿护肤品、婴儿香皂浴液、婴儿爽身粉、吸奶器、奶瓶、奶嘴)和线上监测的5个母婴品类(包括婴儿奶粉、婴儿尿布、婴儿食品、吸奶器、奶瓶奶嘴)来看,母婴店、网购和商超三分天下,其中母婴店占43%,同比增长25%;网购占32%,增幅,达31%;商超占25%,下滑了4%。
那么,母婴店消费人群与网购用户相比,有哪些差异?(详见表2)周凌卿表示,实体店与网购人群从年龄段上没有本质区别,但在购物者家庭月收入方面,实体店消费人群中,月销售过万的人群占39%,而在网购用户群体中,月销售过万的人群却占到45%。
表2:实体店消费者与网购用户的对比
另外,在消费者的渠道选择理由方面(详见表3),网购用户主要看重的三大因素分别是节省时间、送货上门,以及24小时随时可以下单。而母婴店消费者最看重的三大因素则是母婴用品品类齐全、货品质量有保障,以及有实物展示。
表3:网购用户与母婴店消费者的差异
此外周凌卿指出,母婴店的购物频率高于网购,消费者每月会到店铺1-2次,而且这个频率还在增长。同时,如今年轻消费群体大多有自己“特定的圈子”和团体,周凌卿认为未来商家应充分利用好APP,针对性地选择用户圈,进行互动并提供服务。
不可小觑的海淘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孕婴童市场,海淘是又一个重要的新兴渠道。周凌卿表示,对国内家长消费者来说,高性价比是海淘的优势(详见表4)。
表4:国内消费者海淘母婴用品的原因分析
根据尼尔森数据,如今国内消费者偏好的海淘市场主要是美国、澳洲、新西兰以及欧洲,而奶粉和尿布是海淘的主要品类。更重要的是,海淘吸引的大部分是高收入、高学历的在职人士,且海淘的单价不低。周凌卿介绍,海淘族平均一个月海淘一次,每次花费约300元。他认为,对希望进军孕婴童市场的零售药店而言,海淘的崛起是必须关注的问题。他建议药店经营者把握O2O机会,实现消费者线上线下引流,并强化与年轻父母的沟通,利用社交平台或良好的会员管理系统提高家长顾客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