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识别宝宝要睡觉的信号。有些宝宝想睡觉时会表现得比较烦躁或哭闹,他们会揉眼睛、拉耳朵;有些宝宝会眼睛发呆。如果在这个时候把宝宝放在床上,他(她)会很容易也很快入睡。
*决定宝宝在哪里睡觉。在宝宝3个月的时候就应该决定准备长期让宝宝在哪里睡觉,因为越是年龄大越难再改变其睡眠习惯。例如,如果宝宝一直睡在摇篮里,那到3个月的时候就应该把他放到小床上睡觉。如果宝宝一直和你睡一张床,这时你也应该决定是否继续这种习惯。
* 培养良好的睡眠作息。宝宝有一个良好的作息时间安排会使其睡得更好。有时不恰当地缩短白天睡眠时间,会使宝宝感到过度疲乏反而影响夜间睡眠质量。
* 饮食与睡眠: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可促进睡眠,另外乳制品中含有相对较多的色氨酸,它是神经递质5-羟色胺的前体,而5-羟色胺能够促进睡眠。既往一些研究也报道了B族维生素可以促进睡眠,尤其是维生素B12的对于作息无规律显示出一定的效果。良好的睡眠使体重增加,而失眠可减轻体重。婴儿进食不良,出现体重下降的同时,家长常抱怨睡眠问题,这是因为饥饿影响睡眠。
* 鼓励使用过渡期物品。过渡期物品指的是宝宝从对父母的完全依赖到完全独立睡眠的过程中,用以自我安抚的物品,通常包括一些毛绒玩具,小毛巾或毯子,妈妈穿过的T恤(应把衣服打个结后再使用,避免宝宝被衣服缠绕)等。宝宝满一岁以后,可以使用一些过渡期物品让孩子学会独立睡觉。把这些过渡期物品也作为一种入睡前的常规,在父母拥抱或爱抚宝宝时让宝宝学会接受这些物品。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宝宝都需要过渡期物品,所以不要强迫宝宝去接受这些物品。
* 为宝宝安排恰当的入睡前活动常规。通常的入睡前常规包括平缓、享受的活动,例如洗个澡,讲故事给宝宝听。这些活动可以在整个童年时期持续保持。这些活动应该在孩子睡觉息灯之前进行。同时当宝宝6个月大时,应该避免入睡需要依靠进食的习惯养成。
* 睡眠过程中要保持卧室环境的不变。要保证宝宝在睡眠过程中卧室的环境一致,例如灯光等。宝宝睡眠的环境最好是黑暗、安静并且不是太暖和的温度。
* 当宝宝困乏但还清醒的状态下把他让到床上,可以鼓励宝宝学会自己独立睡觉。一旦宝宝学会自己独立入睡,那在晚上自然醒来的过程中他也同样可以自己学会重新入睡。
* 父母在宝宝睡觉的时候(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都应抓紧时间小睡一会,父母也需要充足的睡眠,这样才有充足的精力和体力带好你的宝宝。
* 如果宝宝有特别的情况,应该及时就医。如果宝宝表现得非常激惹、烦躁,并且难以安抚,这时可能会有一些身体不适的情况,例如常见的婴儿肠痉挛或胃食管返流等。另外如果宝宝表现得呼吸不畅,也应该及时就医。
总之,婴幼儿睡眠问题是宝宝健康成长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也越来越受到专家和家长的重视,我将此文与广大医务工作者一起学习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