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国内乳业巨头伊利、光明、蒙牛等相继公布了上半年的业绩,从目前的数据看,在全球原材料价格上涨的背景下,蒙牛和光明因为“hold住”了20%的增长速率已经让人不敢小觑。但伊利高达136.7%的利润增长仍让所有竞争对手都相形逊色。这是中国乳业近几年来最高的利润增速。而相较于伊利自己而言,这一数据也已超越了其去年全年的利润总和。
经历“三鹿事件”之后的中国乳企,近年来一面困扰于高昂的原料成本,另一方面则始终要承受国际巨头来势汹汹的多方夹击,其利润空间一再被压缩。这几年发展喜人的光明乳业此次净利润同比增长2成不及伊利净利润增幅的1/6。其营业利润也因为成本的高昂不下同比下降3成以上。乳业巨头们无一不在挖空心思降低成本,提升投入产出比。在相同的经济背景下,伊利本次中报取得的良好利润回报也就更为难能可贵。
此前,中国乳业的增长一直以液态奶的发展为主,液态奶市场呈现一枝独秀的势头。但在此次中报中,伊利液体乳制品与固体乳制品的销售比率已经达到2:1,奶粉超过4成的利润率远高于其液态奶产品线。高端婴幼儿奶粉金领冠更是取得了112%的收入增长。而这已经是金领冠连续第三年保持这样的销售增速。其单品的利润贡献率想必相当可观。由此不难看出,奶粉等高端乳制品正在成为伊利业绩和利润双丰收的“驱动机”。也正因如此,伊利此次极为亮眼的利润增速被业内视为行业彻底回暖的重要标志。
与此同时,蒙牛的中报显示支撑蒙牛取得28.71%业绩增长的仍旧是其液态奶产品线的高速发展,液态奶收入占其总体业绩的比率微增1.3个百分点至87.7%。其高端产品占产品总销售额17%-19%。相关专家指出,迫于全球原材料成本上涨对利润率冲击的压力,蒙牛对产品结构的调整也势在必行,需要增加高端产品的占比,尽快摆脱过于依赖液态奶的现状。
“中国乳业的良性增长已经呈现出结构性的调整优势,而伊利作为企业,其翻倍的利润增长意味着已经打开乳业新的利润空间,这对于整个产业链的影响力具有无可避免的示范作用,我们有理由相信整个行业将受惠于此。”乳业资深专家陈渝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