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全球各地奶源的减产,导致了婴幼儿奶粉的纷纷涨价,从7月份起,各奶粉品牌不断涨价,至目前为止,仍有涨价趋势。
据某国际品牌中国公关总监介绍,从7月中旬开始,该品牌将在全国范围内陆续上调部分产品价格,其中包括婴儿配方奶粉的二段、三段、四段产品,出厂价上调幅度为7%。
对于此次涨价,其说法是“成本压力”,但这一理由在业内看来并不充分。
据有关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的研究员称,涨价的背后,彰显的是外资奶粉企业在中国婴幼儿奶粉市场越来越强的定价权。
市场方面的直接担心是,这是否会带来一轮大规模的洋奶粉提价潮。此前,进口奶粉曾有过多次提价,最近一次发生在去年4月。
AC尼尔森的报告指出,三聚氰胺恐慌之后,考虑到受污染和缺乏质量监控的风险,中国消费者开始选择国外乳品品牌。本地婴幼儿配方奶粉和奶粉品牌的市场份额在去年10月份几乎为零,而国外品牌纷纷得益。
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婴幼儿乳制品进口还在继续呈现增长。
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的研究员表示,去年中国婴幼儿奶粉市场大约有200亿人民币规模,其中外资品牌占据了一半左右的市场,在高端市场则拥有60%以上的份额。今年,这个份额还将继续上涨。另一方面,此前三鹿拥有的18%的市场份额将被其他企业瓜分,尽管偏于中低端,但目前外资品牌也在向这个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