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1·未来的母婴店还能靠奶粉纸尿裤盈利的吗?
- 2021-02-27·母婴消费新趋势:如何抓住Z世代的消费动机
- 2021-02-27·母婴人来看看这些品牌的春节营销凭什么出圈?
- 2021-02-26·懒人经济当道,母婴门店如何迎合这波潮流?
- 2021-02-25·店长管理的9个误区,要警惕!
- 2021-02-25·传统门店如何获得有效客流?
- 2021-02-24·母婴门店经营绝对不能忽视的十个黄金细节
新标准:每位家长都能做“早教专家”
“未来,早教必将改变中国人的教育方式,就如同阿里巴巴改变人们的购物方式一样。”对于这一点,东方爱婴创始人贾军女士笃信无疑。来自抱抱熊官方网站的后台数据显示,越来越多的80后父母通过网络购买早教产品。
事实上,早教产品面对的人群主要有三类,一是婴幼儿,有使用权,没有决策权;二是父母,有决策权,但没有育儿经验并没有时间陪孩子;三是老人,他们有大量时间,但对早教产品知之甚少,虽然有养育经验但教育观点较为陈旧落后,容易溺爱孩子。
由于80后新手父母没有养育经验,往往不了解宝宝真正的需要,大多抱着一种补偿心态来选购产品。选择标准通常是宝宝对产品的即时反应和短期效果,却往往忽视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例如,有的妈妈喜欢给宝宝买“闪卡”之类的产品,以孩子的“快速反应与记忆”为荣,殊不知父母用食指或小拇指指着书让宝宝逐行阅读才是最正确的阅读方法,既符合宝宝“视觉追视”规律又能让宝宝养成根据上下文理解阅读的习惯。
目前市场上的儿童书籍、儿童玩具、动漫产品正是“把握”了家长的这些“需求”,在产品研发和设计过程中将“教育表现”变为“教育表演”。例如一款来自日本的育儿用品在其光盘录制拍摄时为了获取“好”的效果,甚至不惜请4岁的孩子表演2~3岁的孩子的学习内容,而且光盘中此类场景比比皆是。
专家表示:这实质上已经违背了孩子身心发展规律,不是教育产品而是游戏商品了。欠缺早教实战经验和专业积淀的企业推出的育儿产品很容易走偏走歪,不但帮不了孩子,反而可能耽误孩子。真正的早教产品应该是展示宝宝真实的“教育表现”,而不是“拔苗”和“粉饰”过后的“教育表演”。
早教产品并不是玩耍用具或游戏用品的简单制造,要综合考虑生理性、系统性、科学性、延续性、民族性等因素,品质、专业、关爱,缺一不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