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5月5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农业部余欣荣副部长等向媒体介绍农业结构调整有关情况。
余欣荣表示,随着消费结构升级,牛羊肉供给相对不足,大家也很关注。农业部大力推进草食畜牧业的发展,以保障市场的供应。
一是搞好规划引领,会同发改委和财政部,发布了《全国牛羊肉发展规划》,现在正在贯彻实施。
二是扶持规模养殖。特别是大力推动牛羊规模养殖,因地制宜发展青贮玉米、苜蓿等优质饲草料,重点解决养殖基础薄弱,饲养方式落后的问题。
三是加强草食畜禽种业建设。加大科技和资金投入,加快地方品种改良进程,健全牛羊良种繁育体系,开展基础母牛扩群增量,遏制母牛数量下滑趋势。
余欣荣特别强调,农业部高度重视推动支持各地实施振兴奶业的工作,加快奶业产业现代化,努力提高国产乳制品的品质和质量安全水平,满足国内人民群众的需要。
农业部将力保牛羊肉供应
另据农业部畜牧业司司长马有祥介绍,在牛羊肉及乳品方面,农业部将完善农牧结合的养殖方式,建立资源高效利用的饲草料体系,发展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推动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对牛羊调出大县的支持力度,实施振兴奶业苜蓿行动。
近年来,随着内地消费结构升级,牛羊肉供给相对不足的问题也日益凸显。余欣荣说,农业部将大力推进草食畜牧业的发展,特别是大力推动牛羊规模养殖,以保障市场的供应。同时,加快地方品种改良进程,健全牛羊良种繁育体系,开展基础母牛扩群增量,遏制母牛数量下滑趋势。
马有祥介绍,下一步,农业部将指导并推动地方合理划定适宜养殖区域和禁止养殖区域,在南方水网地区创建100个生猪标准化示范场和10个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在洞庭湖区开展减畜禽、减水产养殖“两减”试点,为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积累经验。
作为中国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主线,转方式、调结构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余欣荣介绍说,根据《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2016-2020年)》,“十三五”时期,中国主要作物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的总体考虑是:保口粮,保谷物,稳定棉花、食用植物油、食糖的自给水平,同时要保障蔬菜的均衡生产供应。
玉米深加工将大有可为
余欣荣特别强调,作为高能量而且产业链很长的农作物,玉米的后续加工产业链很长,同时玉米又是养殖业的基本饲料来源,因此可以通过它发展畜牧业及加工业。余欣荣还将其比喻为:把“粮仓”变为“粮仓+肉库+奶瓶+糖罐+燃料箱”。
所谓“燃料箱”,就是因为玉米是生物燃料的好原料,所以它有很好的加工转化能力。总而言之,就是通过系列化、深度化开发,提升玉米的综合效益,并将其转变为农民增收、地方经济发展的好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