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通动漫业是新兴的媒介产业之一,它是一个包括图书、音像制品、网络游戏及各类相关衍生产品的产业。在动画卡通产业化程度较高的美国、日本,动漫业的价值得到充分开发,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美国依靠高度产业化的运营手段通过增大动画业的投入与产出,营造出全球大市场。近几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我国动漫业有了很大发展与突破,2011年仅网络游戏收益就突破了60亿元人民币,已经超过了电影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想要改变落后状况,实现产业腾飞依然是长路漫漫。
一、我国动漫业现状
中国动漫业的现状从总体上可概括为创作力不足和经营力过弱,这是目前制约我国动漫业发展的重要问题。
原创作力不足主要表现在动画剧本少、动画片供给量小。从目前动画业的市场表现来看,无论是一路披靡在市场上攻城略地的“蓝猫”还是享有盛誉的“哪吒传奇”都脱不了老瓶新酒之嫌。前者在情节设计上表现出了情节简单的情况,后者在取材上暴露出题材老化的状况,不能不让人质疑中国动画剧本的原创力,而长期困扰卡通动漫业的剧本量少问题,又直接影响了动画片的供给量。由于缺乏好本子,不少卡通制作机构替海外制作动画片,以2010年为例,国产动画片为2.9万分钟,而为外国加工制造的动画片是3万分钟。据悉,2011年,中国2500家省市电视台所规定的国产动画片播出时间为6万余分钟,而当前达到播放要求的原创动画片供给量则只有2万分钟,尚有4万分钟的缺口,这几乎是中国动画片年产量的2倍。
经营弱主要表现在产品商业规划意识淡薄、动画形象商务拓展模式单一等方面。按国际惯例动漫业的产业市场可分为三个层次:卡通播出市场、卡通图书和音像制品等直接衍生品市场、卡通形象授权衍生产品市场。产业成本的回收不是在个层次,而是靠后两个层次实现,其中授权衍生产品比直接衍生产品的收入更大。
自2001年决定依托蓝猫品牌开始文化产业延伸以来,短短的3年,蓝猫已经涉及食品、服饰、玩具、日化、图书等十几个儿童消费品领域,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蓝猫产业群。然而由于早期缺乏商业规划,品牌保护意识不足,又在进行品牌商业开发的过程中对合资方考核监督力度不够,2004年先是3月成都糖酒交易会上出现了商标之争,11月又爆出北京蓝猫保健无保健批号违规生产被法院查封人去楼空的消息。
在商标之争中由于蓝猫商标被他人抢先注册,三辰卡通集团成了侵权方,失去了蓝猫商标在饮料行业的使用权,缩小了蓝猫商标的品牌授权范围,使三辰卡通集团的利益受到巨大影响,而后来发生的蓝猫保健事件则直接影响了蓝猫品牌的美誉度。另外。我国动画形象商务拓展模式多采用先推出动画片树立卡通品牌,在推出图书、VCD,最后品牌授权生产商品的模式。而现阶段我国动画制作成本约为每分钟1万元,所以上述模式的弱点在于资金投入量大、投资收益慢。
动画形象商务拓展模式单一使卡通成了不折不扣的烧钱行业,无形中提高了动漫业的门槛。其实动漫的发展模式有多种,如魔兽世界的3D运用的发展模式,先通过生产印有卡通形象的物品树立品牌,在发行相关音像制品和图书,最后进入游戏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