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4岁的儿童,消费虽然必须仰赖父母,但却又有独立的品牌偏好,同时受发达的媒体影响,并控制和影响父母 60%的决定。其中,7-11 岁家庭影响力较大,11-14 岁同伴影响逐渐加大。这一阶段,消费更加多元化和均衡化,教育仍是最为重要的消费方向,同时娱乐消费逐渐增加。
四、互动娱乐加强婴童玩具产品投入
我国传统玩具适龄消费群体中,0-6 岁婴幼儿消费份额由 2007 年的 35%提升 2pcts 至2012 年的 37%;而 0-12 岁儿童玩具销售近3 年增速 CAGR 为 16.1%,高于玩具整体CAGR13.2%。玩具消费年龄下沉趋势显现。由于近年来互联网的普及,PSP、Xbox、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流行使得数码电子游戏对传统玩具产生较大冲击;未来单纯玩具市场或进一步向低龄儿童倾斜,企业在产品结构方面亦应顺势而为。例如,近年来互动娱乐在传统车模玩具业务方面加大了婴童玩具产品的投入比例,其收入贡献快速提升。
五、教育市场是蓝海,娱乐消费持续旺盛
1、婴童教育:学前教育景气发展,互联网教育寻求模式创新
自古以来,中国人对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都非常高。自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中国城镇家庭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以平均每年 14.3%的速度增长,明显快于人均消费性支出的 12.5%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 13.6%。2011 年,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在所有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中平均占比 12%,成为除去衣食住行等基本消费之外的支出部分。教育对于儿童成长和未来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教育支出主要集中于有孩子的家庭,有孩子的家庭教育支出显著高于没有孩子的家庭。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研究所 2011 年在北京、广州、石家庄、西安和银川等 8 个省会城市近 5000 名中小学生家长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义务教育阶段城市家庭子女教育年支出达8,773.9元,分别占家庭子女总支出的 76.1%,家庭总支出的35.1%和家庭总收入的 30.1%。
婴童教育产业主要包括学前教育和 K12(小学、初中和高中)教育中的小学和初中部分,以及由此衍生的出版、增值服务等。学前教育以儿童兴趣培养、潜能开发、英语早教、幼儿园等形式为主;K12 教育除常规义务教育之外,则主要以课辅为主。按中童研测算,2013年婴童教育市场规模达到 2130 亿元。
2、学前教育:迅猛发展的蓝海市场
得益于近年来一二线城市人均收入的提高及家长对于子女教育的重视,单位家庭对学前教育的投入越发提高。我们估算学前教育市场要占整体婴童教育市场一半左右,即 1000 亿元水平。而《2012 搜狐教育行业白皮书》调查显示:有 29.6%的家庭每月投资在孩子早期教育上的费用为 1000-2000 元,投入 2000 元以上的家庭比例为 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