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奶粉与牛奶粉到底哪个好,一直是非常有争议的话题。但是随着羊奶粉的知识逐渐为人们所熟知,羊奶粉是否有可能超越牛奶粉呢?对此,高级乳业分析师宋亮在《中国联合商报》中表示,整体来说,未来牛奶产业的需求巨大,国内供应将会不足,在单单依靠进口难以满足的情况下,“可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发展羊奶产业,使其成为牛奶产业的一个有效补充。此外,应发展多种奶业生产方式,来满足市场需求。”
专家认为:羊奶更适合中国人
古今中外的研究表明,山羊奶是可与母乳相媲美的天然营养保健品。
农业部奶山羊研究室主任曹斌云在《中国奶山羊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提出,众多试验研究证明,由于遗传原因,大多数中国人(60%以上)体内缺乏乳糖分解消化酶,因而喝牛奶容易导致乳糖不耐症或者发生guomi反应。所以,通过普及全民喝牛奶强壮中国人的美好愿望就很难实现。
那么,羊奶顺势成为了中国人饮用奶品的最佳选择。曹斌云指出,“由于山羊奶中乳糖的颗粒小,加之羊奶中含有大量的三磷酸腺苷(ATP),能够充分分解羊奶中的乳糖,故中国人饮食山羊奶不会发生乳糖不耐症和guomi反应,可见,中国人最适应喝山羊奶。”
然而,我国似乎一直走在将牛奶生产进行到底的路上,忽略了乳业产品的多元化发展。据悉,近十多年来,我国奶业发展凸现“一牛独大”的政策,市场上提供给城乡消费者的奶品中,90%以上是牛奶。
在曹斌云看来,我国走出了一条高耗粮、高耗水、高排放、高污染的奶业发展道路,严重背离了我国的国情,严重违反了发展低碳经济的原则,任其下去,势必给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
“由于奶山羊产业具有生产周期短、投资少、效益高的优势,加之,山羊奶以其营养价值高,保健作用强而深受消费者的欢迎。”曹斌云认为,大力发展奶山羊产业意义重大。
养殖产业应发展多元化
据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人均奶占有量仅为32公斤左右,是亚洲平均水平的1/2,世界平均水平的1/4,发达国家的1/12。曹斌云对此表示,通过数据可看出,我国奶业发展水平与世界平均水平差距很大,同时,也充分证明我国乳业拥有巨大的市场空间。但由于大多数中国人(60%以上)存在着对牛奶乳糖的不耐症,因而,仅仅依靠牛奶来解决中国人的奶营养缺乏问题存在着难以逾越的遗传障碍。
宋亮也同样认为,目前中国乳品消费与亚洲平均水平仍有较大差距,三四线及农村地区相关消费正在快速释放,随着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未来中国乳业供应保障问题仍不能完全依靠奶牛养殖的增长和海外市场的供应来解决。
“中国地貌复杂、南北资源分布及气候差距较大,必须充分利用各地区在奶畜牧养殖产业的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发展奶山羊、水牛、牦牛等多种养殖,推动养殖产业多元化发展,确保乳资源的供应保障。”宋亮表示,奶山羊养殖业适合我国,与牛奶养殖主要只能在北方发展不同,山羊在丘陵地带、多种气候条件下都可以饲养,全国各地均可以发展,并且中国有长期饲养奶山羊的历史。
羊奶发展困境重重 潜力大
2013年6月,国家9部委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工作的意见》,最终选定牛、羊乳(粉)为婴幼儿配方乳粉的两种原料乳(粉)。在近两年的时间里,作为最nearto母乳的山羊奶,凭借较之于牛奶的多种优势,俨然成为了当下中国乳业界的一股正能量,正在进入快速成长期。
尽管发展迅速,但羊奶乳业仍面临着许多困境。曹斌云在他的调查研究中发现,目前我国奶山羊的生产水平与世界平均水平差异很大。据世界粮农组织2012年统计,世界奶山羊存栏6500万只左右,我国仅1200万只,占不到世界总数的20%,在世界排位在20名左右。世界奶山羊年均泌乳期平均个体产奶量达到750公斤,我国仅530公斤,差距明显。
“羊奶与牛奶一样,的发展困境是不能解决乳业产业组织模式升级的问题。”宋亮告诉本报记者,除了产业模式外,奶山羊养殖的配套设施落后、品种良莠不齐和优质牧场缺乏也是困扰羊奶发展的问题。
曹斌云还指出,我国奶山羊产业不仅生产水平低,而且加工业严重滞后。现有山羊奶中的商品奶的95%都加工成羊奶粉,产品结构单一,耗能大,附加值低,经济效益不高。
对此,宋亮认为,政府应在“种养”结合有序发展原则下,加快奶山羊产业与整个陕西农业发展科学规划的顶层设计;加快引导推动包括水利、种草、防疫、挤奶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快引导省内其他企业整合,提升产业规模化程度;通过扶持合作社、家庭牧场,推动产业组织模式升级,实现上下游产业有效合作衔接;依托陕西省现代奶山羊产业技术体系,鼓励企业加快引进以色列等国在奶山羊养殖和加工方面的技术。另外,加快羊奶营养、保健等方面知识的宣传,逐渐培养消费者饮用习惯。
纵观国内行情态势发展,无论是产业发展方面,还是营养成分方面,羊奶粉相比牛奶粉来说,更适合中国发展国情,适合中国宝宝体质要求。羊乳业将在2015年趁着羊年的势头迎来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