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十二月份以来,三元、光明、蒙牛等乳业巨头开始上调旗下液态奶价格,以应对奶荒所带来的成本压力。同时,各大乳业也纷纷开始了调整其产业链,加大大型牧场的投产建设。
合理的奶价是维护乳业平稳发展的关键所在,长期低价不利于乳业的平稳健康发展,本次涨价属于奶价在长期偏低之后的理性回归。在本次涨价潮中,低端液态奶涨幅,高端牛奶的涨幅却不怎么明显,而奶粉则几乎没有涨价。这主要是因为高端奶和奶粉利润丰厚,消化了原料奶价格上涨而增加的部分成本。
近年来,国外品牌除了奶粉产品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提高之外,液态奶产品也在加速布局。为了应对来自全球的竞争,伊利和蒙牛等国内巨头乳业也开始加速在全球的奶业布局,今年伊利就三度出手,分别于4月在新西兰投资奶粉项目,7月与美国的牛奶公司DFA达成战略合作,11月与意大利乳业巨头斯嘉达公司达成战略合作。
针对中国乳品市场的加速变革,乳企们也纷纷开始调整产业布局,加大奶源的规模化和规范化建设,甚至在海外建厂,以规避发展中所遇到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