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给中国乳业带来的影响
冲击国内生鲜乳市场价格
由于欧盟国家在规模化牧场建设、奶牛养殖技术、乳品加工技术等方面比较成熟,劳动生产率和产奶率都较高,加之大部分国家对乳品加工企业给予高额的政府补贴,因此,欧盟进口奶价格较国产奶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随着欧盟取消牛奶生产配额制度,大量的低价进口奶进入我国市场,将导致国内企业定量收购原奶数量大幅下降,造成国内鲜奶市场过剩,直接导致国产生鲜乳价格震荡,或将再次引发奶农“倒奶”危机。
加剧行业竞争
乳制品中婴幼儿配方乳粉和液态奶的利润率最高,毛利率均超过20%,高端产品甚至可达40%~60%。这两大产品在国内需求量大,也是我国从欧盟进口的主要产品,随着欧盟取消牛奶生产配额后,这两大产品的进口量会不断增长。目前,荷兰牛栏(Nutrilon)、德国喜宝(Hipp)、德国爱他美(Aptamil)等高端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在国内市场拥有稳定的客户群,且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德国的欧德堡、德亚,法国金章、兰特等液态奶品牌也陆续登陆我国市场,并在一、二线城市全面铺开。国内乳制品市场的蛋糕将不断被切割,进口奶的进入既加剧了行业竞争,也使行业利润被稀释。
扩大对国际市场的依赖
目前我国乳制品主要进口国是新西兰和欧盟,其中,欧盟是我国婴幼儿配方奶粉、液态奶、乳清粉、奶酪等乳制品的主要进口国。2014年,我国婴幼儿配方乳粉、乳清粉和液态奶的进口量分别为12.1万吨、40.4万吨和29.5万吨,其中从欧盟国家进口的数量分别占58%、40.7%和60%。随着欧盟取消牛奶生产配额,荷兰、德国、爱尔兰等国家的乳制品产量将大幅增加。据预测,到2024年,整个欧盟的牛奶产量将超过1500亿升,欧盟有可能取代新西兰成为全球的牛奶生产地区。欧盟的主要出口市场是中国,大量的进口奶进入中国市场后将加大国内乳制品行业对国际市场依赖的风险。一方面,欧盟的乳制品企业通过所控制的优质奶源和贸易资源,对我国进口限制,进而操控市场价格打压国内竞争对手,导致国内市场奶价波动,使原本脆弱的中国乳业雪上加霜。另一方面,一旦欧盟国家受到自然灾害、经济波动、政治风波等问题影响,将直接牵动我国国内奶源供应,导致居民恐慌抢购,引发“奶荒”。
2.给中国乳业带来的机遇
提升选择空间和议价能力
新西兰和欧盟是目前我国乳制品进口的两大来源地,其中,我国进口的原料奶粉75%来自新西兰。长期以来,我国对新西兰乳粉依赖程度较大,一旦新西兰乳粉行业出现任何波动我国乳制品行业便陷入瘫痪,随着欧盟取消牛奶生产配额制度,我们对新西兰的依赖程度将得到缓解,增加了国内乳品企业奶源的选择空间,提升了对进口乳品的议价能力。
增强国际产能合作机会
一方面,随着欧盟取消牛奶生产配额,欧洲大部分牛奶生产国家牛奶产量会大幅上升,特别是爱尔兰、荷兰等北欧国家产量增长比较明显,这些国家牛奶生产成本相对较低,有利于我国乳品企业利用国际产能优势,加速在这些地区的布局,深化在奶源、研发、生产等方面的国际合作。另一方面,欧盟国家也在积极寻求国际合作消化不断增长的产量,由于中国市场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和成本优势,必将成为欧盟各大乳制品企业争相抢夺的重点,国内企业借助与国际乳品企业合资合作的机会,有利于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研发技术以及质量安全控制水平等。
3.建议
优化产品结构
欧盟进口的乳制品受到远途运输的影响,基本为常温产品,国内乳品企业应积极布局低温奶市场,与进口奶形成差异化竞争,应鼓励发展鲜牛奶、低温营养奶、特色酸奶、冰淇淋等低温产品;同时,针对我国食品消费结构的升级以及不断增加的老年人和儿童群体,大力开发功能型、保健型、营养强化型的低温产品。
提升产品质量
国内企业应积极应对欧洲高品质乳品的大量进入。一是要加强生鲜乳质量管理。鼓励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推动生鲜乳收购站的标准化建设和企业自有生鲜乳生产基地的建设;二是严格执行乳制品质量追溯制度,加快乳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三是鼓励企业加快国际认证,如通过SGS(瑞士通用公证行)、BRC(英国零售商协会)、IFS(国际食品供应商标准)等国际权威第三方认证机构的认可,提高国际认知度。
深挖国内消费市场
一是创新营销模式。通过企业自建电子商务平台或者利用微信、天猫、京东等第三方网络平台,积极发展网络营销,提高市场占有率。二是深入研究消费市场。借助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快速发展的优势,加快建立完备的消费者资料数据库,对不同地域、年龄、性别、收入的消费群体进行分级管理,把握消费倾向,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
强化国际市场监测和预警
密切关注国际市场原料奶、婴幼儿乳粉、液态奶等的供求情况、价格波动情况以及主要乳品国家的政策变化,对主要进出口市场进行分类,建立进出口预警机制和常态化的监测跟踪机制,以有效指导乳制品的进出口。
加快推进“走出去”战略
一是构建海外原料基地。鼓励我国乳品企业通过合作经营、跨国并购等形式在荷兰、爱尔兰、法国等奶源充足的地区构建原料基地。二是实施多样化的投资方式。除了传统的绿地投资外,可通过投资、收购、入股等形式进行境外品牌收购、设立乳品研发中心、建设销售网络等,实现牧场养殖、加工、研发、销售等各环节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三是搭建海外工业园区。借鉴伊利、蒙牛、光明等梯队企业走出去的经验,推进中小企业建立产业联盟,吸纳农牧业企业、贸易公司等实现集群式的海外投资,共同构建海外工业园区,降低投资成本,提高投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