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网站发布了《关于12批次婴幼儿配方乳粉不合格的通告(2015年第89号)》。该通告内容显示,2015年7~9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对婴幼儿配方乳粉开展了国家专项监督抽检,覆盖国内93家在产企业的产品及部分进口产品。抽检国产样品513批次,合格批次达到501批次,合格率为97.68%。但是,仍然有12批次样品被检出不合格。
该次抽查的结果显示,虽然国内奶粉整体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但安全隐患依然存在。俗话说,蚁洞虽小,能溃千里之堤,所以任何一个小小的隐患都可能引发不可收拾的后果,因此对婴幼儿奶粉安全问题仍然要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在本次抽查中尤其引起我们注意的是,所抽检进口样品120批次,却并未检出不合格样品,这不得不令我们沉思。
国产奶粉离合格率仅有2.32%的距离,而这段距离看似虽短,却需要社会各界共同的努力。当然,作为乳企有着直接的责任。如果每一个国内乳企都能以父母之心,把全天下的孩子当做自己的孩子,那么婴幼儿奶粉的安全隐患是不是就被扼杀在摇篮里呢?如果每一个乳企在生产和检测的过程中能再严格一些,是不是也能提前发现安全问题,然后积极补救,也能避免安全问题的发生呢?是的,乳企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从根本上改变国内乳企的思想,提升自身的行业操守,加强自律性,是确保婴幼儿食品安全的重中之重。
虽然婴幼儿食品安全法对婴幼儿食品安全问题进行了严格的规范,最严乳业新政也给婴幼儿奶粉安全带来双重保障,但是如果离开了国家严格的监管和严厉的打击,这些政策法规所产生的效果将大打折扣。因此,对婴幼儿奶粉安全问题,国家相关部分需以更严厉的姿态进行管控,在全社会营造一种良好的风尚,使全民都能行动起来,确保为祖国的花朵提供一个纯净的成长空间。
那么作为商品流通环节的消费者,也应该有一份责任和担当。面对婴幼儿食品安全问题,消费者应拿起法律武器同不法行为做坚决的斗争,行使自己的合法权益。当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积极主动地行动起来,愿意为婴幼儿食品安全做力所能及的贡献,那么,这些安全隐患自然会不攻自破,最终必将会退出历史舞台。
虽然婴幼儿奶粉安全问题依然存在,但整体发展态势却令人欣慰。道路是曲折的,前途却是光明的,对待国产婴幼儿奶粉,我们需要以发展的眼光去对待,客观地进行评价。多一些信任,少一些质疑,相信国产奶粉终将迎来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