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中不仅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它天然含有大量具不同生理活性的功能性组分,是自然界免疫因子最为富集的食品资源之一,因此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生理功能。牛初乳组成复杂,其功能活性组分可以大致分为免疫因子和生长因子两大类,主要包括以下:
①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简称Ig):是牛初乳中重要的免疫成分,它们是一类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初乳中主要含5类Ig:IgG、IgA、IgM、IgD、IgE,总量约为是常乳的50~150倍,其中IgG约占80-90%。Ig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功能,最主要是与侵入人体的细菌、病毒等抗原进行特异性的结合,从而使它们丧失破坏人体健康的能力。还可活化补体、溶解细胞、中和毒素以及通过胎盘向胎儿体内传递,增强胎儿和新生儿抗感染能力。
②乳铁蛋白(Lactoferrin简称Lf):是一种铁结合糖蛋白,在牛初乳中含量约为是常乳的50~100倍。Lf通过吸附在细菌表面膜蛋白的特定部位,夺取细菌生长繁殖所需的铁,具有强烈的抑菌或静菌效应;婴儿changdao中,铁离子较少,Lf夺取细菌生长所需的铁源,抑菌作用更为明显。此外,它还具有调整补体活性、促进铁吸收、调节免疫系统、抑制炎症、刺激淋巴细胞生长、抗病毒、中和毒素、抑制活性氧产生、防止脂肪过氧化、调整胃changdao微生物平衡等多种作。对癌症、艾滋病毒感染、疱疹、慢性疲劳等疾病有某种效用。
③溶菌酶(Lysozyme):是一种专门作用于微生物细胞壁的碱性球蛋白。在牛初乳中的含量约为常乳的2倍。对很多革兰氏阳性菌和一些革兰氏阴性菌有溶解能力,具有杀菌、抗病毒、抗肿瘤细胞等作用,并可增强双歧杆菌的生长能力。保护身体组织免受细菌侵害,可以用作有效的抗菌剂。
④乳过氧化物酶(Lactoperoxidase简称LP):存在于乳汁中的血红蛋白,Lp单独存在时并不能发挥生物功能,当和代谢产物H2O2、SCN-(硫氰酸根)组成“乳过氧化物酶体系”(LPS),可抑制和杀灭假单孢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多种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以及过氧化氢酶阳性、阴性菌,保护机体粘膜不受微生物侵害。LP是机体防御体系的一部分。
⑤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GrowthFactor,简称IGF):IGF-I和IGF-II是两种肽类化合物,在牛初乳中IGF的浓度约为常乳的100倍。其中IGF-Ⅰ是牛初乳中最重要的促进生长因子。IGF能促进细胞增殖、分化和分泌作用,能对所有胰岛素靶器官起经典的胰岛素效应,能促进脂肪和糖元合成,诱导蛋白质、RNA的合成和增殖,刺激糖、氨基酸循环,并最终促进机体生长发育,为新生婴儿或仔畜尽快适应环境打下基础。
⑥细胞因子(Cytokine,简称CK):可粗略分为白细胞介素、干扰素、集落刺激因子、肿瘤坏死因子和生长因子五大类。牛初乳中的细胞因子可刺激造血细胞增生分化,参与调节炎症反应,调节免疫系统,抗感染和抗肿瘤等作用。
⑦转化生长因子:分为α、β、γ型,其中TGF-β在生物体内分布广,TGF-β对细胞生长、分化和免疫功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它能促进间质细胞增生,加速伤口愈合和组织修复;而在胚胎发育中,它又是一种控制细胞增生和分化的重要介体,对骨、肌肉、皮肤以及各种上皮组织的分化所起的作用尤为突出。
⑧成纤维生长因子:乳牛分娩16h后,初乳中碱性FGF平均浓度为152.6ng/ml,一个月后降至4.2ng/ml,6个月后稳定中0.5-1.0ng/ml之间。FGF对纤维芽细胞、间叶系细胞、神经细胞和上皮细胞均有刺激增生的作用,也能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增生,促进血管形成。
⑨表皮生长因子:是一种具有促进上皮细胞增殖作用的蛋白类组分。具有促进上皮细胞生长发育、增加小肠DNA含量及肠粘膜受体数量、改善酸分泌及changdao酶活性水平等重要功能。
牛初乳中含的蛋白质类活性物质成分十分复杂,此外还有脯氨酸多肽、胰蛋白酶抑制剂、B12-结合蛋白、泌乳素、生长激素、牛磺酸等,它们在促进生长发育、维持生理功能,增进免疫调节、抵御疾病感染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