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奶业新国标公布以来一直都是讨论的焦点,国内生乳收购标准将每毫升细菌限量总数提高到200万个,蛋白质最低含量下调至2.8克再次引发讨论高潮。提升蛋白质含量成为解决新国标问题的方法之一。而好的牛奶源头成为关键,飞鹤便是一家典型乳企。
其实这在业内也不是什么秘密,牧场建设也一直是被视为乳品行业产业链源头。早在2008年,就有专家指出,自建牧场将是中国乳品企业未来最好的出路之一,具有散户饲养无可比拟的优势。但现实情况却是,出于成本控制、生产侧重等诸多因素考虑,目前国内少有乳企愿意自建现代化牧场,自然也就难以实现奶源的质量保障。
也有先行军。早在大批乳企意识到自主牧场重要性之时,已经有人使用百分百牧场奶,并打造从牧草种植到售后服务的全产业链,确保产品安全营养。飞鹤便是一家典型乳企。奶牛吃的好,奶产的才好,飞鹤建立专门的牧草种植基地,成立饲料种植公司和精饲料加工公司,依据东北当地肥沃黑土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形成绿色有机生产体系,一方面把自有农场种植的天然无转基因玉米等天然饲料为原料;另一方面从国外采购优质苜蓿,给奶牛补充高蛋白营养,为奶牛配置“有机营养大餐”。此外,青贮、甜菜等饲料也保证了奶牛的饲料口口都吃进营养。
不难发现,飞鹤的饲料标准和喂养规格,在我国目前奶牛养殖业中属于凤毛麟角。有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小规模散养户比例较高,超过70%。经常是自家种什么,就给奶牛吃什么,牛奶的蛋白质含量受限于牧草质量等因素,含量较低。从某种意义上讲,此前的三聚氰胺事件也正是因奶牛产奶蛋白质含量低而催生。飞鹤乳品的乳蛋白≥3.3%,远超新国标,恰恰证实了以优质饲料喂养对奶源发挥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