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都指出中国婴童产品市场的发展潜力极其巨大。随着新一代的孕婴文化推进,使得传统的育养观念得以全面更新,对多功能、多样化的优质产品、高品质的服务及专业指导的渴求成为时下父母的购物观念。但是我国的婴童行业的自助品牌却少得可怜。这是为什么呢?
专家都指出中国婴童产品市场的发展潜力极其巨大。随着新一代的孕婴文化推进,使得传统的育养观念得以全面更新,对多功能、多样化的优质产品、高品质的服务及专业指导的渴求成为时下父母的购物观念。但是我国的婴童行业的自助品牌却少得可怜。这是为什么呢?
专家指出:国外的品牌在创新设计上能有这么独到的地方,既与他们对婴童产品的开发比较早,相对来说产业比较成熟有关,也与他们对孩子的认识和观念有关系,而这两点都是目前我国婴童产品比较欠缺的。除了在技术创新方面,我国婴童产品与国外知名品牌存在差距以外,业内人士认为,环境也是导致中国婴童产品难以诞生知名品牌的原因之一。
专家认为认为,中国的婴童产业正处于起步阶段,行业协会也刚刚成立,一些相关的法规、标准都还不是很健全,儿童品牌产业化经营急需的品牌人才也比较缺乏,这些大的环境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婴童产品世界知名品牌的诞生。
中国一个孩子一般有6个家长在为他消费,我国每年有1450万儿童出生,婴童产业的产值每年在5000亿左右,保持着100%以上的增长率,市场前景非常诱人。
业内专家认为,与绝大多数其他商品一样,中国市场上的儿童用品也已进入了相对过剩状态,消费者需要的细分和个性化商品少之又少。在这种状况下,走市场细分的营销路线,加强产品的设计,是国内企业赢得市场的另一个不错的选择。
中国服装协会的刘嘉告诉记者,在2005年,一些童装企业纷纷在设计方面狠下工夫,产品的差异化程度大大提高,产品设计的时尚化、国际化方面也有明显进步,很多品牌已经形成了自有风格。很多企业高薪聘请国际设计师领衔设计,拥有20人以上设计室的童装企业也不在少数。
当然在个性化婴童产品设计上,国内企业也有自己的优势,那就是对中国文化比较熟悉和了解,更容易设计出有中国文化特点的产品来。另外还可以通过行业协会以及举办博览会、峰会等形式,加强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的合作交流。
在标准上,我国也应当考虑婴童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更符合要求的标准。2005年小果冻引发的儿童窒息死亡事件,使安全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在制定标准过程中,专家指出首先就应当考虑儿童的安全。同时还应当有利于保护这一产业。一些知名的国际品牌的产品,虽然做工、技术等方面都很出色,但不一定适合中国,如亨氏奶粉。他们有可能对中国的标准不是很了解,所以在标准上,我们还是应当以国内企业的发展为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