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6·新零售背景下,母婴店如何打造私域流量?
- 2021-02-27·店长管理 | 门店管理细则!(建议收藏)
- 2021-02-27·销售冠军接待顾客的8大方法,看看你差在哪儿?
- 2021-02-26·母婴店年后招人也要“抢”?留不住都是白搭!
- 2021-02-26·顾客最讨厌的四种店员,看看你店里有没有?
- 2021-02-26·想让顾客回头,首先要做好这些细节!
- 2021-02-25·店长五大管理体系
母婴店要向“人”要效益了,挖掘导购员的潜力刻不容缓!
作为育儿知识的一线传播者,导购是顾客选择母婴商品的顾问,可以说导购的水平直接关系到商品的成交。更何况当下新客锐减,客情和服务越来越重要,母婴店更要向“人”要效益,挖掘导购的潜力。
然而,很多母婴店又抱怨自家导购专业性差、综合素质低、缺乏工作热情等。有母婴渠道表示“其实,母婴店不是招不到人,而是招不到合适的人”,来自汇员帮的调查数据也显示,2019年上半年母婴店人效同比下降,行业人效平均值约为44851元,比2018年全年的人效平均值46628下降3.9%。这都需要母婴店对导购进行专业科学的管理,以提升人效。对此,火爆孕婴童网给出以下几点建议:
01夯实专业能力
随着互联网的渗透,新生代宝妈育儿知识越来越丰富,对育儿服务的专业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母婴店必须加强导购的专业性,从产品知识、育儿知识到销售话术,以专业性赢得宝妈的信任。母婴店导购的专业性培训,大致可以分成两部分:专业知识和销售技巧。
专业知识包括产品知识、育儿知识等,俗话说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母婴店导购的专业性是卖好产品的基础,母婴店一定要给予足够的重视。比如营养品培训,导购不但要熟知产品的卖点、含量、配方,还要拥有辨别优劣的能力,会看,会识别,随时为顾客转品牌做好专业知识储备。再具体一些,比如哪些宝宝需要补充益生菌,就包括了好几种情况:剖腹产的宝宝,完全奶粉喂养的宝宝,还有抵抗力特别弱的三个时期的宝宝:新生儿时期的宝宝、六个月时候的宝宝、断奶期的宝宝。唯有熟练掌握专业知识,才能在顾客提问时对答如流,避免被顾客问倒。
要注意的是,资讯时代信息更新极快,所以导购要拿出点新鲜东西“震住”宝妈,比如奶粉的最新添加成分,益生菌的最新菌株研发,有机奶粉的最新检测标准等。
对母婴店来说,销售技巧同样不可忽视,包括各种话术、推销方式等。母婴店可以培训导购掌握四种顾客类型:创新型、融合型、主导型、分析型。这四种不同类型的顾客外在特征也不同,掌握这些特征后,导购就能很快辨别出顾客属于哪种类型以及怎样沟通。
比如针对创新型顾客:穿着时尚、妆容精致、发型独特、携带时兴用品等,这类人比较喜欢追逐潮流,追求与众不同的感觉,可以培训导购推荐新货品,把新货品的独特之处告诉顾客,同时要有技巧地赞美顾客。
而对于融合型顾客:比较亲切、很好接近、比较有礼貌、不太会拒绝,则可以培训导购殷勤款待,多了解其需要,陪顾客聊天,多加建议并催促其快速做决定。
打消顾客的戒备心,也很有必要。顾客都有戒备心,赤裸裸地卖产品只会让顾客心生警惕,母婴店要先培训导购学会打消顾客的戒备心,只有顾客解除戒备心,才会接受推介。
“关心和聊天”是方法之一,因为没有人会拒绝关心,通过聊天预热也更容易成交。但所聊的一定要是顾客内心所需,比如跟刚生产完的宝妈聊身材修复,跟带孩子的爷爷奶奶聊日常养生, 甚至是拉拉家常来消遣解闷。
另外就是培训导购的软技能,比如微笑、赞美、调节气氛等。这种能力不好标准化,但顾客却能直观感觉到。就有门店老板反映,“热情服务做得好,顾客真的会介绍朋友来店里”,尤其是那些看起来“不以销售为目的的聊天,往往能真正留住顾客”。你的热情不只在心里,更要体现在言谈举止上,比如逗宝宝开心、由衷夸赞宝妈气色好等,它很可能催生一笔交易。
导购的专业培训能有多大威力呢?江苏一个县级连锁店的老板说,他们就做好了导购话术的统一和标准化这一件事,整个门店的营业额就提升了30%以上。尤其是现阶段,各地的母婴实体店要充分地利用好微信群这个工具,把导购培训和话术工作进一步提升,从而提高门店的专业性和业绩。
关于导购培训,母婴店除了自己独立开展,还可以与厂家合作, 但要拒绝填鸭式教学,向“案例教学”、“快乐学习”、“寓教于乐”等先进的教学理念靠拢,也可以聘请知名专家培训,切实提高导购的专业性。
02优化绩效考核
既然是培训,就少不了后续的绩效考核,不光是检验培训效果, 也是导购日常管理所需。再好的培训,如果没有绩效考核配套,也只能像一阵风一样匆匆刮过,导致培训“颗粒无收”。
其中乐友的方法:一是由店长核查学习成果,检查培训话术背记情况,同时店长自身也会受到总部不定期的电话抽查。二是成立督训组,有人专门负责检查话术背记情况,并且不定期抽查。这样层层抽检之下,店员不得不熟悉话术、牢记方法,服务做得好了,售卖商品得心应手,业绩自然也上去了。可以说乐友的方法在管理上确实层层分明,效果显著,特点就是高压督促,所以说导购实际上处于被动地位,靠惩罚来不断鞭策,也终究缺了点儿主动性。
而且,乐友的方法不一定适用于所有门店,尤其是一些单店和小型连锁,很难负担额外的人力去做抽查工作,并且导购也相对松散,拿这些硬性指标去要求他们,往往适得其反。缰绳栓得太紧,撩挑子不干了,也给门店添麻烦。
有婴童企业想到了这样的考核方式:不再考核导购的销售额, 转而考核成交单数。比如底薪之外,每个月任务是300 单,每成交一单不论金额都提成2 元,而且每单只要超过3 样商品,该单就额外奖励5 元。但前提是这3 样商品必须是关联销售,例如买个奶瓶,还能卖出去一个奶嘴和一个奶瓶刷。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达成300 单,导购就会主动去拉会员、开新客,为了拿到1单5 元的高额奖励,导购就要想办法做到关联销售。而想要产生关联销售,就势必要搞清楚推荐理由,而推荐理由又需要学习产品知识、营养知识、育儿知识等等。导购服务做得好,一个新生儿一次可以推荐他购买4 个奶瓶,1 个喝水、1 个喝奶、2 个消毒时候替换。关联销售做得好,还能再卖出去奶嘴、奶瓶清洗剂、奶瓶刷,甚至储奶器。
将导购从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学习,这是一般的硬性销售额考核达不到的,而且母婴店的服务水平还能因此提升不少。
此外,母婴店还可将业绩与分红挂钩,以此激励导购。母婴店要根据门店规模的大小和人员状况,选择合适的考核管理方法。
03加强“软性激励”
之所以叫“软性激励”,是为了区别于单纯的物质激励。作为感情动物,人难免要受情绪和精神影响,所以,母婴店可从企业文化建设、加强员工关怀以及给予社会认可和尊重等方面对导购进行“软性激励”,以提振士气。
消费者满意固然重要,但员工的心理需求同样要兼顾,唯有这样导购才会用心对待顾客。山东婴贝儿母婴连锁就将员工关怀做得很好,当家人刘长燕说:“我们不但关注员工的个人成长,还关注员工的父母与孩子,有孝亲假,我们还可以帮助员工教育他们的孩子。”所以山东婴贝儿很少有员工消极怠工,再苦再累都没有员工抱怨,反而跟打了鸡血一样冲在前面,甚至艰难的活动任务不分给他们,他们还要跟店长“急眼”。
对母婴来说,大店可据此加强相关的企业文化建设,小店由于规模和实力有限,做好导购人员的私人关怀即可。
母婴店还可从社会认可和尊重上激励导购,比如强调其推送的不只是一罐奶粉,而是为了满足新生宝妈的需求,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如果这种软性植入做得好,会改变导购对自己工作的认知, 打心眼里觉得有价值和意义,工作自然会更卖力。
母婴行业进入拐点期,竞争更加残酷,单纯的卖产品已经难以支撑门店生存,更有人情味、更具社交属性、更有温度的买卖会越来越有竞争力。母婴店是时候向“人”要效益了,管理好导购,业绩才能稳固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