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1·未来的母婴店还能靠奶粉纸尿裤盈利的吗?
- 2021-02-27·母婴消费新趋势:如何抓住Z世代的消费动机
- 2021-02-27·母婴人来看看这些品牌的春节营销凭什么出圈?
- 2021-02-26·懒人经济当道,母婴门店如何迎合这波潮流?
- 2021-02-25·店长管理的9个误区,要警惕!
- 2021-02-25·传统门店如何获得有效客流?
- 2021-02-24·母婴门店经营绝对不能忽视的十个黄金细节
婴童行业细分市场逐渐显现 风投偏好各不同
孩子们的心理真是瞬息万变,他们有时候很难取悦,有时候却非常专一,这群客户不用自己埋单,在中国他们的地位更加显贵,“421”的结构正成为中国家庭的主要结构:家里除了父母之外,还有四个老人围着他们转——就这么一个宝贝,其他开销都可以省,但不能克扣了孩子那一份。
“婴童行业的背后其实是一个亲子文化的支撑,亲子文化,‘亲’就是父母亲,‘子’就是孩子,这个文化我相信是很稳固的。” 杭州婴童协会会长、贝因美集团董事局主席谢宏分析。
他进一步测算说,目前中国6岁以下婴童的消费市场达到5000亿元的规模,2010年这个数字会翻一番,达到1万亿。
对于大多数的投资人来说,婴童市场并不因此而身份“特殊”,说到底这是一个消费品领域,涉及到的产品,也无非是渠道销售、生产自有品牌,或是提供某种服务。
而且,从2007年起才逐渐有风险投资涉足婴童及相关领域,相比B2C和网游等被投资人反复掂量了数十年的行业,这只是一个早期的市场。
纪源资本(GGV)管理合伙人金炯认为,婴童市场上的公司,包括那些已经获得投资的公司,其业务模式可能已经清晰,但盈利模式还在进一步探讨中。
“目录营销、网络营销和直营相结合的模式,在中国一直没有非常成功的案例,有些公司的销售额可能做得很大,但盈利规模依然很小。”金炯认为,无论消费群体是谁,无论出售何种商品,线上线下的跨度非常大,尽管关注婴童产业的投资人数量正在上升,2008年底获得投资的企业也不在少数,但投资人的偏好还是明显不同的。
有些风投可能偏好线下,例如集合了设计、生产和销售的自有品牌企业,这些企业往往从传统的儿童消费品起家,先一步一步成为行业领先者,再通过资本的力量在互联网上开始尝试,他们往往有很高的品牌知名度,也进行过好几轮融资。
但也有风投不这么认为,他们更加年轻,偏好垂直行业,看好创新模式,而且他们“考察创业团队”的方法,往往是因为自己就是这些企业的消费者,自己的孩子就在用对方的企业的产品。
只需给出几个例子,像宝宝树、乐友、睿稚等公司获得的投资,都是抓住了这群“家长”。而婴童产业本来就萌发了大量的创业公司,这些创业者自己就是为人父母,对行业有特别的理解,碰到了同样为人父母的风投,往往相见恨晚,一拍即合。








